後壁區,舊稱「侯伯寮」、「後壁寮」,前身「後壁鄉」,
位於臺南市最北端,北以八掌溪與臺灣省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
義竹鄉相鄰,東鄰白河區,西鄰鹽水區,南接新營區、東山區,
地處嘉南平原中段,係由八掌溪及急水溪沖積而成,
東北方地勢稍高,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
屬於大新營地區的一部分。
根據「後壁鄉誌」(鄉公所編)和「後壁香火」(泰安旌忠文教基金會)
的描述,在後壁村和侯伯村之間早期有一條大溪,民眾必須渡筏而過,
當時有一位鬍鬚伯仔在這裡築寮渡筏維生,
後來這個地方就被稱為「鬍鬚伯仔的寮仔」,
久而久之又轉為「侯伯寮」。
後壁區舊稱「侯伯寮」,因位於「頂茄苳」後方,
當地人也以閩南語慣稱「後壁寮」。
後壁區在明鄭時期就已經開發,區內東側嘉苳村的「本協」
這一地方就是明鄭的設營屯田的地方。
另外,上加東與下加東等地名也在明鄭時期即已出現。
清朝之後,漢人從倒風內海溯八掌溪或急水溪而上開拓,
下加冬就是其中一個開發據點,諸羅縣志寫到:
「…商船輳集,載五榖貨物。港水入至下加冬仔止…」。
當時下加冬有設汛,置把總一員,步戰守兵八十五名,
到了康熙末年,下加冬莊內已出現下加冬街,更為
附近官民納租繳糧之處。
其後,店仔口街(白河)興起,下茄苳街漸趨沒落。
從清末開始到日治初期,區內發展重心轉到菁寮,
1917年於菁寮設立的「菁寮信用組合」可為印證。
之後日本人鋪設的縱貫道路與縱貫鐵路通過後壁寮附近,
當時菁寮士紳黃謀、黃冬(黃崑虎之父)、黃振隆、黃振德兄弟
四人認為後壁車站附近具有發展潛力,於1924年遷居於車站南方,
合設「黃振興合資會社」經營生意,並招募沿海墾民從事農耕,
開墾廣大荒地,後壁車站附近逐漸開發起來。
戰後,車站及其附近區域合成一村,
稱後壁村(第一屆村長黃冬),成為後壁區的行政中心。
大正九年(1920)九月一日廢廳改制,設州、郡、庄,
將原嘉義廳下茄苳南堡、本協庄、鳥樹林庄、安溪寮庄、下茄苳北堡、
菁寮庄、崩埤庄、長短樹庄、竹圍後庄、新港東庄、上茄苳庄、土溝庄
及白鬚公潭堡、白沙墩庄等合稱「後壁庄」,
並劃歸臺南州新營郡管轄。
新東村在後壁鄉的西南邊,早年之新港東是一片曠野,
分為茄苳子庄及後庄子庄。
此部落歷經數代,又因貫穿此地的大溝(今「下茄苳大排」
到此形成一處新港口,庄頭因為處東側,故名:園庄在東側,
後因遭土匪洗劫而西遷。
清代屬「下茄苳北保」轄域是一庄一村之地,
分成「新港東」和「過溝」兩大庄域;
村內另有「茄苳仔庄」和「後庄仔庄」兩個已廢庄,
以及「五甲洋」舊地名。
今日五百五十多戶,號稱「葉徐梅梁、林阮郭潘」八大姓,
其中以葉、徐兩姓為多。
此區古厝有以東海為堂號者,可知徐姓人家。
最華麗的一間即為此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