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布袋,乃是當時出海航道中的一個小島,

叫布袋嶼或布袋嘴,而控制出海的門戶,南岸為青峰闕的蚊港(好美里),

北岸則是冬港(即今之東港里)。

布袋鎮是嘉義縣開發最早的地區,舊稱布袋嘴,又稱冬港。

冬港為布袋清領初期的稱呼,清康熙年代,位於八掌溪口,大坵田沙嘴東

南岸濱潟湖的一個內港,諸羅縣志載有:

「冬港商船到此載五穀,南出青峰闕,入於海。」

所指「冬港」就是現在的布袋港。

清乾隆年間布袋發展成一內港街庄,

九龍里香火鼎盛的嘉應廟以及永安里的永安宮皆建於此期間。


冬港位於大坵田(內田)及北桁(東安庄)之東,

清康熙年間八掌溪改道經冬港出海,乾隆末葉到嘉慶初期、史料、族譜等,

已見東港取代冬港,有暗喻其為昔日港口位於布袋港以東之意。

居民為易於明示聚落與族群位置,在將東港分為前後東港。

東港里共分四個聚落,

由北而南為後東港,圍仔內,前東港和埔仔厝。

前東港東面有圳,水圳以東地稱園仔頂,

清時園仔頂即有大賽爺廟公俸謝府將軍(大賽爺)及土地公,

不明原因,廟毀神離,大賽爺被迎請到後東港供俸,

土地公仍留在前東港,

光緒年間前東港居民,今活動中心處興建龍山宮,

除土地公外尚供俸池府、朱府、黃府千歲及城隍爺、佛祖媽、太子爺..等。

圍仔內在好多百年前,前東港山成仁的莫、楊、李、莊、董五位元帥爺,

屢向村民感應,意欲歸神,在邱錦沛及許妙習等人全力促成,

於82年動工,86年完成建廟,即中東宮。

此韓家祖祠,

應為當地韓姓人家的公廳所在,

小巧而精緻…….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