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9年,清朝官員姚瑩記載這場風雨之變:
「上年七月風雨,海沙驟長。當時但覺得軍工廠一帶沙淤,
廠中戰艦不能出入;乃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
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十五、六里,
瀰漫浩瀚之區,乎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
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
最早應在嘉慶末、道光初,最晚在道光二十年(1840),
此時,台江菅仔埔整體拓墾區已大致成形。
到了同治五年(1866),拓墾先民圈田築塭、胼手胝足,奮力打拼下,
台江十六寮至少有十二寮成庄。
1895年外武定里地圖,
增加五塊寮、新和順、頂下安順及溪頂寮地名,
南北十里、東西十四里,十六寮已然成形,
地方耆老以「十六寮內」自稱。
東邊拓墾區有「外塭仔寮、中洲寮、和順寮、布袋嘴療」;
西側拓墾區則為「海尾寮、本淵寮」,
北部有「十二佃、溪心寮、新寮仔」;
中間有「十三佃、總頭寮」。此外,南邊的「溪仔墘寮」,
可能是海尾寮的溪仔墘,或是溪頂寮的別稱。
海尾寮一般簡稱「海尾」,今劃分為海東里、海西里、理想里、
溪墘里、溪東里、海南里、幸福里、海佃里等八里,
也有僅將海東與海西算為海尾者 。
一種說法以為,早年有來自將軍庄的漁民,來到今安南區的外海捕魚,
發現到這片海埔新生地,開始有人陸續來這裡開墾,而因地處海邊,
因此取名「海尾寮」。
一種說法,說海尾原來不叫海尾,
在一百五十年前,有一位名叫吳膨舍的人,從「將軍庄」遷移到本地,
並搭建塭寮,從事養殖魚塭的工作,人稱之為「膨舍寮」。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古代今安南區全為台江內海,
今安平為海水之頭,稱「海頭」,而今海尾則地處
海水之尾,故稱「海尾」。
在海尾寮定居後的先民,紀錄自己族群的歷史,
依據「岱吳族譜」中詳細記載著先民的世系、離鄉背景的過程
以及後來「將軍」一帶的族人遷徙到海尾寮的事情,
所以他們習慣自稱「將軍吳」而非「岱吳」。
早期海尾寮居民幾乎是以吳姓為大宗,
現在的海尾仍然是以吳姓居多,
陳、楊、謝、蘇、張、郭、周等姓則次之。
光緒四年(1878)吳椪舍獻金四十銀圓,與將軍吳墾首吳彙營、吳老日等人,
發起庄民樂捐,計醵金貳佰餘銀圓,改草寮公館,重建為公茨,奉祀大道公,
並加祀中壇元帥(太子爺)、福德正神(土地公)、虎爺等神尊聖像,
而後取名為朝皇堂。
為地方上的信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