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區在不到300年前仍是一片汪洋,屬於臺江內海的一部份,

內海外緣臨臺灣海峽處有北線尾等沙洲。

據史載,清領時期乾隆年間即開始有海埔新生地浮出,

因為遍生菅芒,故稱菅仔埔,後有百姓圍墾。

道光3年(1823)曾文溪改道使得內海快速淤積,沿海居民據地圍墾、

搭建臨時草寮,故形成許多「藔」字地名,日治後日人再改作「寮」。

古時有臺江十六寮(草湖寮、南路寮、中洲寮、溪頂寮、陳卿寮、

和順寮、總頭寮、新寮、布袋嘴寮、溪心寮、海尾寮、本淵寮、

公親寮、學甲寮莊、溪南寮、五塊寮)的說法,

即為歷史之見證。

在安南區,新寮仔也是一個開發較早的聚落,

光復後,行政區劃為「長安里」。

早年分新寮社區與長安社區,分設兩個活動中心,

後新寮人口轉少,被取消,併入長安,

現在是一里「長安里」一社區「長安社區」。

成庄經過與地名由來,

清朝嘉慶年間,原居住在台南縣學甲、中洲的鄭強、鄭彰和鄭海等兄弟,

由於當地謀生不易,以至貧困潦倒,乃遠離家鄉另謀發展,南下來到今天

的長安里,發現此地有開發的價值,就用簡陋的茅草和竹竿,搭建

三間新寮(新厝)而住下來。

隨即又有謝雲和林、黃、陳等姓氏族人遷入,

逐漸形成一個部落,彼此之間都以新寮仔人相互稱呼,

「新寮仔」之名因而形成。

本地居民以鄭姓為最多,次為黃姓、林姓、陳姓等。

清道光年間台江陸浮,行成一大片海埔新生地,吸引大批墾戶招募

佃農至此開墾。鄭氏開台二祖鄭強、鄭彰、鄭海聞訊在率族人來此搭寮

開墾,從此世代定居於此。

鄭氏先祖到達新寮之前,已有吳姓祖先搭寮於新寮東方從事開墾,

只好搭寮定居於新寮中心一帶,隨後來到黃姓及陳姓先祖則往新寮

西邊開墾。也就造成現今部落一個獨特現象,

部落各個角落有不同姓氏,

且角落大部分都是同姓宗親。

新寮鎮安宮位於台南市安南區新寮地區,

廟中所奉祀媽祖於清康熙年間,泉州鄭姓族人迎奉來台。

嘉慶年間鄭姓族人經幾番遷徙後,於今安南區新寮處安居,

並將媽祖奉於鄭姓祖厝中,至咸豐元年(1815)始建公厝奉祀。

鄭姓家族之媽祖在建立公厝奉祀後,

逐成為新寮地區信仰之中心,

昭和4年(1929),將公厝擴建為廟宇名為鎮安宮。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