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區在不到300年前仍是一片汪洋,屬於臺江內海的一部份,
內海外緣臨臺灣海峽處有北線尾等沙洲。
據史載,清領時期乾隆年間即開始有海埔新生地浮出,
因為遍生菅芒,故稱菅仔埔,後有百姓圍墾。
道光3年(1823)曾文溪改道使得內海快速淤積,沿海居民據地
圍墾、搭建臨時草寮,故形成許多「藔」字地名,日治後日人再改作「寮」。
古時有台江十六寮(草湖寮、南路寮、中洲寮、溪頂寮、陳卿寮、
和順寮、總頭寮、新寮、布袋嘴寮、溪心寮、海尾寮、本淵寮、
公親寮、學甲寮莊、溪南寮、五塊寮)的說法,即為歷史之見證。
由於百姓搶地圍墾弊端多,後來官府介入。
據《臺灣采訪冊》記載,「道光七年,孔道憲以浮埔略堪耕種,
曾經委員會同臺、嘉二邑勘丈給墾。」
開墾改由官方給照,並劃定界線。
新寮仔東為總頭寮,西北為公親寮,南為溪心寮,東南為十三佃,
聚落分佈在長溪路三段與長和街四段交接處四周。
在安南區,它也是一個開發較早的聚落,
光復後,行政區劃為「長安里」。
早年分新寮社區與長安社區,分設兩個活動中心,
後新寮人口轉少,被取消,併入長安,
現在是一里「長安里」一社區「長安社區」。
成庄經過與地名由來,清朝嘉慶年間,
原居住在台南縣學甲中洲的鄭強、鄭彰和鄭海等兄弟,
由於當地謀生不易,以至貧困潦倒,乃遠離家鄉另謀發展,
南下來到今天的長安里,發現此地有開發的價值,
就用簡陋的茅草和竹竿,搭建三間新寮(新厝)而住下來。
隨即又有謝雲和林、黃、陳等姓氏族人遷入,
逐漸形成一個部落,彼此之間都以新寮仔人相互稱呼,
「新寮仔」之名因而形成。
本地居民以鄭姓為最多,次為黃姓、林姓、陳姓等。
其中鄭姓是清雍正二年(1724),由鄭有光自大陸福建泉州
南安縣石井鎮遷台,子孫再遷至新寮仔,
現鎮安宮對面的麵攤,日治時期為派出所,之前則是鄭家的宗祠,
後來鄭家宗祠遷到今高雄縣的大崗山,
現在新寮仔鄭家子孫每年都去大崗山祭祖。
黃姓則是從七股口寮遷來,
林姓從漚汪遷來。
鎮安宮原為鄭氏家廟,後來則成為新寮附近的公厝,
一直到民國六十年代鎮安宮新建完成後,奉祀媽祖為主神,
才改稱為鎮安宮。
鎮安宮擁有宋江陣與獅陣,
廟內供奉有獅頭。
為新寮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