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地區的原住民原為西拉雅族,明末福建泉州同安縣白礁鄉

的陳、李、謝、莊四姓隨明鄭遷台,於將軍溪畔的頭前寮入墾此地,

陳謝兩姓形成了中社、縣內仔兩個聚落,李姓形成了下社仔和

七塊厝兩個聚落,莊姓則定居於後厝仔庄。

1693年張茂獲准在學甲庄一帶開墾,此後逐漸產生了學甲、中洲、

大灣、草坔、山寮、宅仔港、學甲寮、倒風寮、三寮灣、溪底寮、

二重港、渡仔頭、灰磘港十三座聚落,

合稱「學甲十三庄」。

宅港里位於學甲區東北方,

由於村莊沿著急水溪河畔,早期就有

澎湖及蚵寮等商人專用竹筏載運醃漬蝦、蚵、魚、珠螺及鹹魚、

什魚干等來此交換蕃薯簽干以帶回作為糧食,

因來往頻繁,自然形成一個簡易埠頭,故稱「宅子港」,

居民大多數從事農漁牧經營。

「宅仔港」開發甚早,明末清初鄭成功所屬將領陳一桂率軍隊

自學甲將軍溪登陸,因來台逐漸增加,軍民往東北宅仔港遷徙屯墾,

後學甲李氏、學甲宮後莊姓和中社謝姓移墾始成村落。

日治時期宅仔港設五保為宅仔港為一保,戰後設村,

簡化為宅港村,即至民國57年(1968)隨學甲升格為鎮而調整為宅港里,

納含德安寮(舊名為竹篙寮)與二港仔(宅仔港的副港)等聚落。

宅仔港聚落目前仍有多幢古厝,

其中以「李氏古厝」的完整三大落最具規模與代表性。

李氏古厝背靠急水溪,位向坐西朝東偏南,宅院先後建於日治昭和5年

到10年間(1930-1935),由李氏三兄弟分別合力構築,依傳統建築序

分為後、中、前三大落。

「前落」內外埕深邃寬廣,

昔日為曬稻場,原右前方碾米廠已拆除,

僅餘左側米倉空間,但仍維持合院形制。

正廳樸實無華,左右護龍台度下僅以洗石子裝飾。

「中落」位於前落正後方,地勢微高,以突顯輩份高低。

正廳前有的抬樑式軒亭,雕工精緻的垂花吊筒倒爬獅、雙獅

戲球的枕木、鰲龍托木,使人目不暇給;

或許用以展現在家族中的地位。

正廳前後與左右護龍台度下均以洗石子工法,做幾何圖形、

西方卷草裝飾,色彩溫潤,圖樣充滿素人調性。

「後落」在形制與裝飾上均較前兩落古厝大一點點、寬一些些,

尤其是在馬背、門拱、窗楣、都外顯出大氣;

李朝宗曾任戰後港宅村村長。

「後落」雖有外護龍但都閒置荒廢,左護龍碩大硬山馬背,

山牆上則有白灰泥塑動物花草裝飾,十分醒目。

正廳簷廊與「中落」在木雕極盡展現之能事,惟獨在表現的題材上,

「後落」採中西合璧,如頂板中傳統福祿壽雕刻但在四個隅角則雕上

天使圖樣;而傳統員光雕刻採民間故事為題材,

卻以傳神的「裸女出浴、仕紳窺探」的雕飾,

展現出主人對風雅的追求…….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