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壠半島,荷蘭人初到臺灣時稱為「兩河之地」,

即今麻豆、安定、西港、佳里、學甲等地,南邊連接

善化、新市,北邊連接新營、鹽水,

在這半島上居住著西拉雅平埔族

目加溜灣社、蕭壠社、麻豆社。

從臺灣府迆頭港,經洲仔尾、灣港口、直加弄、

管寮、西港、含西港、卓加、漚汪溪口,向北延伸至蚊港青峰闕:

西邊的島嶼沙洲是北門嶼、馬沙溝嶼、青鯤鯓嶼等,向南連接

海翁嶼、隙仔、北線尾,再接安平以南七鯤鯓,

如此沙線形勢有如貫珠般,形成了臺江內海。

臺江內海的北邊,從青峰闕轉東進頭港仔、麻豆、茅港尾、

鐵線橋、鹽水港則形成另一潟湖,稱為倒風內海。

乾隆初期八掌溪改道入倒風內海,

逐漸變為內陸。

明末福建泉州同安縣白礁鄉的陳、李、謝、莊四姓隨明鄭

遷台,於將軍溪畔的頭前寮入墾此地,陳謝兩姓形成了中社、

縣內仔兩個聚落,李姓形成了下社仔和七塊厝兩個聚落,

莊姓則定居於後厝仔庄。

1693年張茂獲准在學甲庄一帶開墾,此後逐漸產生了學甲、中洲、

大灣、草坔、山寮、宅仔港、學甲寮、倒風寮、三寮灣、溪底寮、

二重港、渡仔頭、灰磘港十三座聚落,

合稱「學甲十三庄」。

明鄭時期,中洲陳桂公(陳一桂)擔任鄭成功部段的運糧官兼督眷船

與民船隊之職務,當時其帶領部分民船隊及眷船入漚汪溪(今之將軍溪),

由今之中洲前、頭前寮的西北岸平安上陸,

陳氏巡察附近適宜落腳之地後,便就在此地取材並建寮安頓軍民,

其後並與鄰近同行隊伍登陸的軍民會合,各擇合宜之處所建寮屯駐,

並將此地命名為中洲。

陳一桂公子孫綿延,遍佈各地,成為中洲陳姓始祖,

中洲陳氏族人屯懇拓地,成為一方大地主,

即使施琅攻克台灣,對陳一桂家族仍予禮遇,

發給陳家原開墾的將軍溪以南三百餘甲土地屯墾契。

而後日人治理臺灣,強徵陳家部份鹽田,

即便如此,

陳家仍為中洲望族…….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