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市,原名叫做「大里杙」。

「大里」這兩個字,原是番社的譯音;

「杙」的意思則是指「繫舟筏的小木椿」。

清時大里溪河面寬約一公里,水閘碼頭就在大里國中附近,

商人沿大里溪搭竹筏到本地做生意,由於溪水湍急,竹筏到達碼頭,

必須繫在「杙」小木椿上才不會被溪水沖走,而形成本地特色。

當時由於許多漢人在此地利用往來船隻做買賣,

漸漸形成小村落,古稱「渡船頭」,

位置就在現在的「舊街仔」。

大里早期為洪雅平埔人的居住地,

雍正乾隆年間,大量移民自大陸福建、廣東一帶湧入,沿大肚溪開墾,

並溯大里溪而上。由於這兒交通方便,加上外來移民的勤勞,使得大里杙

很快的成為台中盆地上最富庶的地區,紮下日後繁榮發展的基礎。

大陸移民初至大里杙時,由於原住民仍有侵略習性,

移民於是在「塗城」設置關口,並築構土牆防禦原住民攻擊,

故「番仔寮」、「塗城」等舊有地名,皆與防範當時的原住民有關。

早期的移民之中,以來自褔建漳州的人數最為眾多,

其中又以林姓更為人多勢眾……

名聲響亮的「霧峰林家」,原為大里林家其中一支流,

因林爽文事件,方舉家遷移至霧峰,今日著名的「霧峰林家」,

其根源就在大里。

霧峰林家之開台始祖林石第二次隻身於乾隆十九年(1754)渡海來台

定居大里杙(今台中縣大里市),由於林爽文事變受牽連,遭受連坐之罪,

長子林遜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返回故鄉漳州平和縣不幸病故。

其遺孀林黃端娘攜帶兩位幼子林瓊瑤與林甲寅遷居阿罩霧頂竹圍

(今甲寅村德維街),林遜之次子林甲寅精於經商,並砍伐相思樹燒炭,

逐漸富裕。

林甲寅三子中以長子林定邦與次子林奠國最有成就,

並成為今日霧峰林宅下厝、頂厝兩支派之始祖。

本地位居山區通往平原路上,早期開墾之時易遭原住民侵襲,

故建土城以防禦,早期名為「土城」,後因「土」、「塗」讀音相似,

日治時期遂以「塗城」稱之。

原名頂塗城,當時是為了防禦原住民攻擊聚落,

於是在重要地點架設高架守衛亭,出入口設有「槍櫃」,並置有小槍砲。

由村民輪流站崗守衛,每遇原住民來襲,即鳴鑼示警,

村民聞聲隨即迅速抵抗。

位於塗城熱鬧街區的僻巷之內,有一間林家古厝三合院;

雖然外周圍牆及古厝正身屋丁已然修葺過;

然正身類似軒亭下的三扇門,卻是十足的陳舊感…….

聽說此宅與霧峰林家已有淵源,

惟坊間網路資訊卻極少呈現,

故而無法確認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