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是臺北市大同區西南部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

因具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而得名。

咸豐元年(1851)泉州府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

自雞籠(今基隆)遷至大稻埕經商並開設店鋪,開始大稻埕

的商業活動。

咸豐三年(1853)三邑人與同安人為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

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事件,下郊的同安人無力抵抗,於是帶著

自身信仰的霞海城隍敗逃至大稻埕,大稻埕旁淡水河的

碼頭交易逐漸興起。

咸豐十年(1860)淡水開港後,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

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

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在洋行的帶領下,不僅市場擴大,

更造就驚人的財富與繁榮。

進入日治時期後日商抵制洋行勢力,

轉而以日本與東南亞為主要市場。

戰後大稻埕因淡水河淤淺逐漸失去河港功能,

且臺產茶葉不敵錫蘭紅茶的競爭而逐漸沒落。

之後臺北市區向東發展、人口大量外移,

大稻埕成為老舊街區。

大稻埕進入日治時代後,日商全力抵斥洋行勢力,

轉而以日本、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

日治時代初期,大稻埕的茶葉貿易依然興盛,引進新式

生產設備,並打出日東紅茶的名號,銷往美國與加拿大,

茶商李春生與陳天來等皆因此致富。

李春生(1838~1924)原籍泉州府同安縣,起初於廈門怡記洋行

擔任地區負責人,後移居大稻埕發展,任寶順洋行買辦。

後李獨立經商,進口煤油,並籌畫北部茶葉出口,

因而累積巨大的財富。

當時外商與本地住民常因語言與宗教的糾紛,

時常引起衝突,李因精通外語被借重居中調和,常得到圓滿解決,

更使得其聲望盛極一時。

此外,李亦是虔誠的基督徒,曾贊助大稻埕基督長老教會與臺北

幸町教會(今濟南基督長老教會)等教堂的興建。

陳天來(1872~1939),臺灣府淡水廳人,初隨父經營木炭行,

後開設「錦記茶行」(今陳天來故居),茶行建築典雅富麗,

每有日本皇室成員來台,皆被當局視為臺灣的模範住宅,

供皇族參觀。昭和二年(1927年)陳任同業組合臺北茶商公會

(今臺北市茶業公會)會長。

清代大稻埕的南北貨行,

多自中國大陸買進貨品,種類則較為單一。

日治時期後因日本輸入的商品獲得免稅待遇,

南北貨行開始大量出現日本產的鹹魚與干貝等乾貨,

且大型的南北貨業者多為日商所經營,使大稻埕成為

當時臺灣最重要的南北貨集散地。

戰後貨品的來源愈趨廣泛,種類也更加複雜。

隨著兩岸政策逐漸開放,來自中國大陸的乾貨也逐漸增加。

南北貨交易的旺季在春節、端午與中秋等季節,

尤其是春節的「年貨大街」活動,

更吸引大量辦年貨的人潮。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