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年代臺灣開港通商後,大稻埕逐漸成為臺灣商品

外銷到國際的商業中心。茶葉與樟腦先是在大稻埕集散,

再經由大稻埕碼頭航向世界。

坐落在臺北市民生西路的新芳春茶行,

乘載了這段茶業的黃金歲月。

新芳春茶行興建於1934年,這棟混合東西方特色的住商混合洋樓,

伴隨著茶商王家自福建安溪來臺發展起落,帶領我們見證大稻埕

曾經的繁華燦爛。

茶行在不再經營後,原先建商計畫拆除改建大廈,

受文資團體要求列市定古蹟,後臺北市政府以讓建商

容積移轉方式達成部分保存、修復。

日治時期,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堯陽村的茶商王芳群

在大稻埕成立新芳春茶行,向文山、南港茶農收購包種茶葉精製,

銷往泰國而致富。

王芳群過世後,由兒子王連河繼承製作包種茶。

1934年,王連河在今址民生西路303、305、307、309號建立

茶行、倉庫、住宅、烘焙工廠等空間機能合一的建物。

1960年代後,受進口茶葉競爭,大稻埕許多茶商紛紛轉業,

王家新芳春茶行逐漸收起事業。

後來,新芳春茶行部分空間租給其他商家,

內部設計也遭到部分更改。

建築為結合傳統閩南式長條屋的連續三崁式街屋,

外觀呈現1930年代大稻埕華洋混合的現代建築特色,

磚材以TR磚居多,正立面泥塑為大稻埕匠師郭三川作品,

窗採用重錘窗。

大門對聯「芳尋顧渚」「春採蒙山」,

意味商店追求品質以中國茶葉產地顧渚山、蒙頂山為目標。

店屋使用形式如其他大稻埕的商行,

一樓店面經商且後方作工廠,二樓為辦公與會客廳,

三樓作神明廳與起居空間。

來客自一樓正廳經過茶行、帳房、穿心廊,來到日月天井,

便能見到一大面紅磚牆。磚牆的陶製排水管如竹節,總段數為

單數,以求「節節高昇」寓意。

接著空間是焙茶作業的焙籠坑,曾經布滿一百個坑穴,

一天時都在高溫烘焙。

往二樓的牆面有意涵長壽、吉祥的龜甲形六角磚。

扶手則為檜木製,有茶葉一心三葉的鏤空裝飾。

二樓為製茶女工揀茶的場所。

三樓有神明廳與起居室、

貼滿花朵壁飾的小廳和招待客人的客廳。

昔日製茶用的第三進遭雜草掩埋,

原本木門被拆掉換成鐵捲門,

原樣貌已不復見。

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於2009年6月通過將

新芳春茶行全棟建築列為市定古蹟後,9月臺北市政府

市政會議通過此案。

為鼓勵民間保存古蹟,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六條之一規定,

私有產權古蹟土地容積移入商業建築地以作獎助金。

興富發經臺北市政府都市計畫變更程序要求,

保留新芳春茶行的309號,改建多次的303、305、307號則拆除,

以新建每坪開價新台幣八十八萬元起跳的十七層樓大廈。

興富發並請來專業修復團隊,

憑舊日照片、地方耆老與王家口述以四年時間修復,

2015年底修復後出借提供葉天倫執導的

《紫色大稻埕》劇組之拍攝場景。

修改後,內部規劃成茶業歷史展示,

2016年9月20日開放民眾參觀,

2018年底,由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取得此OT案營運權,

五個月時間投入自籌款三百萬元、補助款五百萬元、修繕

作為茶葉故事館,

2019年5月31日開幕…….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