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就有埤仔尾,埤仔尾為無水寮舊地名。

無水寮為高雄大樹地區一個小聚落,相對於周圍聚落 (如九曲堂等)

為地勢較高地區,舊時取水不易,故名無水寮,

後引進水井、水利設施後,人口漸多,

遂改名並分作「水寮」、「水安」兩庄。

清代時期,無水寮庄因同屏東萬丹地區友好當時清廷政府,

素與周圍村莊(九曲堂庄等)不合,多次引發各庄間的械鬥,

其中使無水寮庄死傷最為慘重的一次戰役

當屬「莊大田事件」。

無水寮做為一個小小村落,清初站在挺清立場與屏東地區聲息相通,

反而與近在眼前的全大樹區為敵。

源於此種對於鄰村固有的敵對觀念,因此較為自我封閉的無水寮

仍保留得非常傳統。

不只是昔日家居的建構要考慮便於防衛

而且習武風氣鼎盛之外,

尤以地方上慣稱「著大小公」的義民祭,

猶存有鳳山八社祭典之遺風,更是鮮明的例子。

人數弱勢的無水寮庄為了保有巷戰優勢,

庄內道路狹仔又彎曲,

並組有無水寮北極殿宋江陣習武健身。

因無水寮庄與各庄(九曲堂庄等)間的械鬥恩怨,

導致百年前有兩庄男女

不得談情婚嫁的禁忌……

大正九年(1920)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

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並雅化為「無水寮」大字,

隸屬於高雄州鳳山郡大樹庄(新制街庄)。

戰後大樹庄改制為大樹鄉,隸屬於高雄縣,大字亦改制為村。

1950年(民國39年)10月1日,高、屏分治,

大樹鄉仍隸屬於高雄縣。

2010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

大樹鄉改制為大樹區。

光復後實施基層建設,改善鄉民生活設施,普設自來水,

供水情形大為改善,但因人口增加。

民國三十四年與水安分村,

命名為水寮村。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