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鎮屬於嘉南平原近山平原區,石龜溪及三疊溪

環繞南北邊界,鎮內的東西區大致以今縱貫鐵路為界。

原來境內是一大片「鹿仔草」等樹所構成的叢林。

故稱大莆(埔)林。

今天其所屬社區仍保有和「林」有關的地名,如中林、內林、

林頭、林仔頭、林仔前、頂員林(今上林)等;及和「鹿」棲息地

有關的鹿樹山丘(今大林國中)鹿窟(堀)溝二個地名。

它是打貓(今民雄)平埔番社的獵鹿場。

自明鄭以後,來自大陸的先民遷入諸羅縣開墾者眾,

鹿場全被開墾為田。

1695年,位在大埔林北的走豬莊(今早知)民,

引石龜溪開濬走豬莊圳灌溉走豬、排仔路頭(今排仔路)二莊,

成為西區最早開發之處。而同樣位在大埔林北、屬於東區的內林莊

(以簡姓為主),也於1710年引石龜溪開闢內林圳灌溉。

清雍正年間(1722-1735),十股業戶再引石龜溪水開闢十股圳,

並以鹿窟溝為蓄水池,以為西區的大湖、甘蔗崙、排仔路等庄

灌溉田禾五百餘甲,從此讓大林變成良田美地…….

十股圳開闢後,鄰近走豬莊的大湖莊及排仔路莊民,

利用石龜溪上「走豬港」的河運,

將生產過剩的稻米輸出到大陸而富有。

又因大林位居嘉南平原上山海的要衝,也是清代南來北往官道上

的重要驛站,鄰近城鎮的鄉民、買賣者會眾於此,因此成市。

貿易之盛,可謂嘉義縣之一大市鎮。

商業的繁榮,也帶動了人口的高速成長。

1829年,噶瑪蘭(今宜蘭)通判姚瑩沿著官道來到大林後,

在其《台北道里記》(當時的台北是指台灣府以北 )中提到,

「大埔林,民居稠密」。約在今天台一線省道和安霞宮(開漳聖王廟)

之間的中山路,形成了一條清代老街。

街道兩側林立著門面寬、屋深長的店屋,

所以稱它是嘉義首富並不過分。加上當時老街商旅雲集,

以大林當地優質的稻米做成的客飯聞名南台灣。

大林因戰略地位重要,在1895年乙未抗日時一舉躍上歷史的重要舞台,

以東區簡姓宗親為首的抗日勢力,兩度在此和日軍有激烈的拉鋸戰。

這乙未的戰火和1906年的嘉義大地震,一度讓此小鎮沒落。

日據初期,日本製糖會社在鹿窟溝畔設大林糖廠,

十股圳成為糖廠用水的來源。

而大湖莊的水田,被會社硬以廉價收買、變更為種甘蔗的農場。

製糖業的興起,再度讓大林繁榮起來。

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於10月1日本地設置「大林庄」,

1943年10月1日升格為「大林街」,隸屬台南州嘉義郡管轄。

民國35年(1946) 設置台南縣嘉義區大林鎮,

1950年10月25日行政區域調整改為嘉義縣大林鎮至今。

大林鎮早期因有地理位置上的優勢,擁有兩大部隊營區和大林糖廠,

使得人口大量增加、產業大量聚集,娛樂聲色場所也因而大量興起,

盡是歌舞昇平景象,一躍為當時嘉義縣最富有、熱鬧鄉鎮,

戰後更是有軍隊的駐紮。

而在這樣的情形下,各種娛樂行業也大量興起,

戲院就是見證大林繁華的最佳指標,

萬國戲院便在此時出現。

最繁榮時期,大林鎮上有大林、新興、東亞、萬國

與台糖中山堂等五家戲院,

但隨著時代進步,錄影帶興起,加上交通更加便捷,

大林並未設置工業區,使得人口快速移出、產業沒落,

大林無力留存青壯年人口,遂快速沒落,

也因如此各家戲院紛紛倒閉,

民國57年開幕的萬國戲院也於20年後歇業,

一度改建、轉營運卡拉OK,

隨後遭遇祝融而閒置多年,逐漸被遺忘。

而不靠山,也不臨海,更無知名古蹟的大林,

就此風華盡失,於民國83年10月14日時,被當時臺灣省

旅遊局評選為全台灣最沒有特色的鄉鎮之一。

近年,文史工作者努力創生,

讓更多遊客願意

再次造訪著這一個小鎮…….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