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鎮舊名為「大莆林」、「大埔林」,
此地名之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係指本地在開墾初期乃為廣大的森林地帶,故有此稱;
另一種說法為往昔此地有來自潮州府大埔之林地的移民,
而有此稱。後來才改為『大林』。
於清康熙年間由薛大有率眾來此墾拓居住,
居民祖先多從福建漳泉二地及廣東潮州渡海遠來,
陸續發展成聚落,
清廷設衙門於此,商店舖愈來多,
並有傳教士至此建立多座天主教堂,
相當的繁榮,成為大莆林的穀倉。
後來蔡貓東率領農民在三角仔東北端建築水壩,
引石龜溪上游溪水,
以灌溉三角仔、潭墘、橋仔頭、大湖等數莊農田。
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於10月1日本地設置「大林庄」,
1943年10月1日升格為「大林街」,隸屬台南州嘉義郡管轄。
民國35年(1946)設置台南縣嘉義區大林鎮,
1950年10月25日行政區域調整
改為嘉義縣大林鎮至今。
江文蔚為大林地方仕紳,台南師範學校畢業,
1920年任大林庄長(至1929年)、臺南州協議會員等、
創設「大林信用組合」、取得製糖、製煙及煤礦專賣,
1912年總督府授佩紳章。
1928年建立的「省園」是雲嘉南地區知名的園邸,
戰後因都市計畫遭到剷除,目前僅存部分殘跡。
省園佔地廣達1甲,是第一屆大林庄長江文蔚於1920年興建,
除了住家中式四合院,還開挖人工湖,湖岸旁有小橋通往湖中的
2層樓洋房酒樓,還能搭船往返對岸八角亭。
後來江家後代多已遷出,省園的土地逐漸賣給民間,
目前僅存有昔日華麗身影的斷垣殘牆。
知名台灣早期畫家陳澄波1927年還曾畫過省園的酒樓,
陳澄波基金會人員研判,
畫作的地方應該在八角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