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古稱「雞籠」,一說得名自凱達格蘭族的諧音,
另一說係因海濱的和平島狀似「雞籠」而得名。


17世紀時,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

並以「大雞籠嶼」(今和平島)為基地殖民臺灣北部,

為雞籠開發之始。

進入清治時代後,雞籠大部分地區仍為未開發之地,
直到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並興建崁仔頂街,
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創建之始,之後逐漸有漢人移民移入開墾。

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
美國海軍調查到雞籠擁有豐富的煤礦層及優良港灣,
建議其政府派軍佔領,在鴉片戰爭時也有英國軍艦前來叩關;
在英法聯軍之役之後的1863年,

1875年,雞籠正式設治,並取「基地昌隆」之意改名為基隆。
進入日治時期後,日本將基隆建設為臺灣與日本內地的轉運樞紐,
並從1899年開始到1935年進行了四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
基隆成為一座軍、商、漁三用途的港埠,
也是臺灣日治時代的第一大港。

另一方面,由於周邊地區的礦業在日本的積極開發下逐漸發達,
基隆也成為了臺灣礦產主要的輸出港口。
港口貿易加上礦業的興盛,奠定基隆今日的都市基礎。


日本人還實施「市區改正」,
大幅重劃市區街廓,並積極整治市內河川。
1920年,臺北州基隆郡設立,並另劃市區部分設置基隆街。
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為臺北州轄下的州轄市,
乃基隆建市之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1940年,
基隆市計有9.5萬人,
僅次於臺北市32.8萬、臺南市14萬、
高雄市12.7萬,為臺灣第四大城。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