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以水質優良聞名全台,住民能享受便利的自來用水,

時間可追溯至百年前,埔里街水道規劃早在1912年由

「台灣水道之父」濱野彌四郎技師親自調查規劃設計完成,

經過多年籌措經費,終於在1922年動工,

隔年竣工供水,嘉惠市區上千戶、6000多居民,

也是埔里現代化民生用水建設之始。

當年的取水源頭即今水頭里的自來水公司第1淨水廠,

早期也是4、5年級生就讀國小時遠足、戲水的必經之地,

但佔地3.2公頃的園區閒置多年,

為了還給埔里孩子一座樹與水的自然公園,

公所特別提出「埔里水道水源地活化創生計畫」,

除了保存並讓居民了解地方珍貴歷史文化,

也打造適合親子共融體驗的公園。

埔里街役場於1922年向台灣總督府

提出興築水道的申請。

埔里的水道設計如下:水源來自埔里社的耶馬溪,取水口設在

牛洞附近,於右岸修築包括溜井(集水井、分水井、過濾井)等

各種工事後,再藉由六吋寬的鐵管將過濾過的水送往埔里街。

整個工事包括溜井、濾過地、淨水池、鐵管及敷設等內容。

當時水源引取埔里東南角甘醇潔淨的南烘溪水,

於「牛洞」旁建設 3.2 公頃的水道「水源地」。

日本技師當時將水源地公園化的建設完成後,

成為埔里孩童遠足、踏青的絕佳環境,

曾經充滿孩子的歡笑聲。

可惜於 1970 年代起轉撥交給台灣自來水公司管理後,

被封閉隔離近 50 年。

日前行政院長親自會勘後,指示文化部協助自來水公司

與埔里公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本週即派員進行園區會勘,

園區的自來水相關設施保存良好,

需要補充相關解說導覽,

至於部分木造建築因長期閒置已傾倒或毀損,

也須設法採原貌修復。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