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曾是眉社、埔社等原住民部落及平埔族的匯聚之地,
加上位居山區,開發較晚,保留了豐富的族群歷史。
清代嘉慶年間,漢人郭百年等人藉官方核准名義,強行擁眾
進入埔里盆地拓墾,並對反抗的原住民埔裡社恣意屠殺。
雖然郭百年拓墾集團最後遭官方驅逐出埔里盆地,
但埔社卻因橫遭殺害而人丁稀少,乃招徠原居於臺灣
西部平原的平埔各族,進入埔里盆地拓墾定居、同居共守,
並以「草地主」自居,向這些移墾者收取「亢五租」。
同治年間以後,埔社更見消條,幾無力與西部遷移來的平埔各族
相抗衡,原來的亢五租屢遭抗納。
惟光緒年間之後,埔社有望麒麟者,讀書入泮,獲佾生名銜。
其不僅向官方控訴佃租人抗租、佔墾等情事,爭回埔眉二社的
原有權益,除此之外,望麒麟也妥善運用其租谷,購買田產,
成為埔里地區的重要地主。
埔里盆地在平埔族群未移入之前,主要住民為埔番與眉番,
兩者以眉溪為界,埔裏社位於溪南枇杷城附近,眉裏社位於
溪北牛眠山與史港坑中間之地。
(皇明 ?)
自道光三年開始,陸續遷移埔里的平埔族群竟達三十餘社,
包括Taokas、Pazeh、Papora、Babuza、Honaya五大族群,
反成為埔里盆地的主要人口,
其勢力已凌駕原居之埔番眉番。
入墾埔里的平埔族五大族群,以「打里摺」(番親)的觀念結合,
合力進行拓墾的工作。入墾初期開墾的範圍僅限於埔里盆地之南半部,
仍未遍及整個平原之全部,
亦即僅限於埔社番地,眉社仍不願招納外來墾民。
(皇日?)
遷移之初的聚落在於茄苳腳一帶,第二批陸續來者,
形成批杷城、鹽土等幾處聚落,以其接近埔社舊址,
與埔社番共同居住。隨後陸續遷來者,其拓墾區域也隨之向外擴展,
建立其他新的聚落,並往眉溪北岸之眉社番地推進,
聚落之分佈才擴及整個埔里平原。
隨著拓墾範圍擴大所形成的新聚落,
不同族群來源的混居情況更為明顯。
遷移初期所建立的聚落名稱多採用原鄉舊社名,
如大湳、烏牛欄、阿里史、大肚城、水裡城、日南、房里等等。
後來形成的聚落或族群混居情況較明顯的番社,
則漸採新居地之地形或景觀命名,
例如牛眠山、蜈蚣崙、生番空、白葉坑、水頭等等。
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所列,
土番之姓有机、羅、李、卯、標、卓、萬、戴、穆、
寧、來、毒、孽、乃、兵、竭白、北、鄂、岳、雙、
尤、溫、鬱、大、蚋、月、落、璞、力、宜一字者,
有道泌、埤弄、目加、舊來、之机、合萬、羅皆、
池皆、加惹二字者,有弟其力、呂猫落三字者,
不過這些姓並非由賜姓而來,
而是藉由「番語家名」羅馬拼音的漢譯而來。
清代對臺灣歸化番實施賜姓政策。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歸化熟番漸從漢俗,
乃令薙髮,錫姓,以遵國制。」
乾隆23年(1758),諭令歸化平埔熟番應薙髮結辮,
並賜與潘、蠻、陳、劉、戴、李、王、錢、斛、林、
黃、江、張、穆、莊、鄂、來、印、力、鍾、蕭、盧、
楊、朱、趙、孫、金、賴、羅、東、余、巫、莫、文、
米、葉、衛、吳、黎等姓,
其中以「潘」姓最多……
埔里為中部平埔族大本營,
當時是由日籍戶籍員根據名字音譯成姓,
罕見姓氏包括 :
毒、滿、東、溪、乃、宇、茆、貓、墜、欉、豹、味等;
這在埔里的墓區中也經常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