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全臺灣現存唯一一間

主祀風神的廟宇,也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

同為直轄市定古蹟的接官亭坐落於廟埕前方。

風神廟是在清乾隆四年(1739),由臺灣道巡道鄂善所建立,

就設在臺灣府大西門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側、安瀾橋的旁邊。

當時的風神廟是一棟四進的建築,

其第一進是大門,第二進是官廳,第三進便是風神殿,

而第四進是大士殿。

之後把原設在赤崁街大井頭的接官亭移到此處重組,

以保佑往來舟楫的行旅安全。

而在這之後臺灣府知府蔣允焄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

對風神廟進行了第一次的整修,而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

時的知府蔣元樞則又再次進行整修。

這一次除了對原有建築整修之外,

蔣元樞還在廟的東側建置公館以讓來臺的官員暫居,

並建設石坊以光大這座進出臺灣的門扉。

日治時期,大正七年(1918)進行的市區改正計畫,

而導致原本後半部所有的殿舍以及旁邊的公館遭到拆毀,

神像移到原本的官廳。

後來在大正十三年(1924)時,當地的士紳集資在原官廳

地點之上重建,而成今之風神廟。

而在那之後仍進行了幾次整修,

如民國81年(1992年)時。

2016年2月6日的高雄美濃地震,造成日治時期建的

石造鐘樓(後考證為峴石亭)倒塌,鼓樓(後考證為棠蔭亭)

結構也有受損,為該次地震中臺南古蹟受創最嚴重者。

之後經過相關考據,於2017年9月18日舉行風神廟修復工程

的開工儀式,2019年6月14日竣工,在7月25日完成。

同年(2019)10月5日舉行入火安座儀式。

現今之風神廟,為面寬僅五開間之三合院格局,

其中,正殿寬三開間,附有拜亭,左右廂房各一開間,

具備東西兩廡。建築結構皆為硬山屋頂,鋪設紅色板瓦,

沒有裝飾瓦當、滴水,屋脊皆為馬背收尾,屋椽盡處

有封檐板,可以看出濃厚閩南建築風格。

廟宇主祀風神,在其左側神龕原先陪祀知府蔣元樞,

然而如今神像已經失竊,改祀武財神爺;右側神龕陪祀佛祖。

此外,在廟裡面,還有祭祀著雷公與電母。

門上屋梁懸掛著「和以被物」匾,

是日治時期由信徒捐贈的文物……

風神廟前的石造建物原被認為是鐘鼓樓,

後經考證為碑亭「峴石亭」與「棠蔭亭」。

兩座碑亭原本樣式不同,位置也不對稱。

棠蔭亭在1947年因地震倒塌後,部分石材被放到大南門附近,

另一部份則被埋在地下。

1993年修廟途中發現地下的石材,

但並未利用這些石材重建棠蔭亭,

而是仿造峴石亭新造一亭。

後來峴石亭也因為開闢道路移動位置,

兩座石亭因而更為對稱,

以至於後來被誤認為是鐘鼓樓……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