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宮的前身,據說為供奉陳稜的將軍祠。

此外有學者林衡道、楊雲萍等人認為開山宮可能是

臺灣首座保生大帝廟。

《隋書》記載陳稜曾攻打流求,有人認為即是臺灣,

且陳稜當初便是從開山宮前登陸。隋朝滅亡後,據說有

隋朝遺民與陳稜舊屬一起渡海來到臺灣,而後因感念陳稜,

遂奉他為「開山聖王」,建將軍祠。

明鄭時期,明寧靖王駐台時,為表將軍開創台疆之先功,

進封將軍祠為開山宮,以表陳稜將軍開山闢地之宏功,

廟前留有石柱對聯

「克壯觀瞻隆古地 聿新營建重開山」,

讓其千秋永享鴻遠流芳,

亦稱為全島最早的廟宇。

宮前早期是一個泊船港,舊稱帆寮港,昔時濱海漁戶泊碇、

居住及修補漁帆就在此地,因而得名帆寮,

隨著海岸線西移後便失去港口功能的昔日港濱成為陸地,

帆寮亦隨市集的擴大發展為內、外新街,清領時期先民移台

漸多商賈事營繁昌或因水土不服、或因瘟疫流行,

特自泉州白礁奉請保生大帝吳真人金尊前來,

應府城新街街民合議,合祀於開山宮中。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臺灣縣志/雜記志九中記載:

「開山宮,祀吳真人.一在新街,曰開山宮.一在北線尾,曰大道公廟」,

乾隆五年(1740)再由候選同知王紹堂等重為修茸;

六十年武舉張文亞等,議鳩眾重修;

道光二十六年(1846)吳振宏等再為倡修;

同治七年(1868)董事林天理、林廷爵、歐陽庸等,與外新街王用賓等,

鑑於宮中金尊日益眾多,僻居一隅終非長久之計,遂倡議重建

以昭宏神,堂觀煥然屹立於斯;

光緒九年(1883)毀於大風暴雨後,續由歐陽騰、許如壁、

徐光梓、葉登科等人鳩資重建斯時廟貌規模大備,

當時有左右偏殿橫跨至現今現今民生路中心,

拱門臺階堂構輝煌。

民國三十二年為開防空洞,悉予拆除,

戰後於民國三十七年簡易重建,堂構狹隘金身擁擠,

現貌是於民國七十六年發起重建,

民國八十五年落成建醮至今……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