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港開基武廟,俗稱小關帝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

是一間供奉文衡聖帝(關羽)的廟宇。該廟的前殿(原本的

正殿)被公告為臺南的直轄市市定古蹟,

登錄名稱為開基武廟原正殿。

按《開基武廟廟誌》所載,

開基武廟位於臺灣府城大西門內關帝港,

被認為始建於明鄭時期,

明永曆十六年(1662)當時鄭成功部將自福建省泉州府

晉江縣的通淮關岳廟奉請二個關聖帝君

神像來臺,民間在永曆二十三年(1669)在承天府西定坊的

港口前,搭蓋草寮來供奉神像,

隨後因參拜者日益增多而而集資在原址建廟,

成為全台灣首座興建的關帝廟,

故名為「開基武廟」。

又因該廟與後來的祀典武廟同樣祭祀關公但且面積較小,

因此民祀位低,使得居民都稱此廟為「小關帝廟」。

該廟不但面積較祀典武廟小,

19世紀前也為民間所興建、管理,

因此維護上不若祀典武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廟受到盟軍轟炸幾乎全毀,

屋頂遭受焚燒,直到1947年經地方仕紳籌款才於原址修繕。

其後雖然經過幾次興修,

古建築僅剩下當初三川門與正殿的部分,

因此內政部於1985年指定該建物為古蹟時,

登錄名稱為「開基武廟原正殿」。

開基武廟所留存的匾額等文物也頗為豐富,

其中石碑保存自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的

「重興開基武廟臺郡郊舖紳士捐金碑記」

與「重興開基武廟本境郊舖紳士捐金碑記」。

現存最古之文物則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由武廟信徒

所獻之「衡文天闕」匾,以及清嘉慶十一年(1806)的

「行大道」匾,光緒二年(1876)的「立人極」匾等。

正殿仍在使用中的鐘鼓

為清咸豐八年(1858)製作……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