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港是昔日清治時期存在於今臺南市中西區裡
的五條商用港道,由北到南分別是新港墘港、佛頭港、
南勢港(或稱北勢港)、南河港與安海港,
其範圍約在今成功路以南,中正路以北,大井頭(民權路、
永福路交叉處)以西,臨安路以東的區域,
是以前臺灣府城最重要的商業門戶,
水仙宮,正式名稱臺郡三郊水仙宮,台南市市定古蹟,
也是昔日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
建成年代最早的說法為依陳文達《臺灣縣志》
為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後由鄉人同建;或者依大正十六年
重修水仙宮碑記載建於清康熙癸未四十二年(1703);
最普遍的說法是蔣允焄所撰碑記所載該廟建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
同時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與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
皆作建於康熙五十四年。
廟內主祀水仙尊王,該廟所在之地過去是五條港之一的南勢港,
是三郊的總部所在地,曾於宮北側設三益堂處理三郊事務,
該廟亦由當地商人合資興建。
康熙五十四年(1715),原任臺灣水師左營遊擊的卓爾壇號召
泉漳商旅集資重建,並聘請潮州工匠前來主持建築工作,耗費四年完工。
依王禮台灣縣志所記載
「水仙宮,開闢後,鄉人同建;卑隘淺狹。
康熙五十七年,斂金改建。雕花縷木,華麗甲於諸廟。」
完工後,臺灣府知府王珍捐獻「著靈鰲柱」匾。
乾隆六年(1741),臺廈商旅陳逢春等人重修廟宇,
並填平廟前的南勢港道以為廟埕,又購置店鋪以供香火、立碑
於廟前埕覺津寺、建造後殿及獻「萬水朝宗」匾。
乾隆二十八年(1763),北郊商人蘇萬利等人集資修廟,
為郊商參與廟宇維修之始。
次年,由於水仙宮廟前小港淤塞,被附近居民侵占,
於是當時的臺灣府知府蔣允焄下令拆除違建並增廣廟埕,
事後立「水仙宮清界勒石記」石碑在廟中三川門內。
之後在嘉慶元年(1796),三郊大修水仙宮,
之後道光十三年(1833年)、光緒三年(1877年)時,
亦有整修。
戰時,水仙宮被盟軍轟炸,導致正殿、後殿毀損。
後來兩殿成為疎開空地開闢防空洞,
而水仙宮只剩下三川殿。
民國四十三年(1954),由郭炳輝發起在僅剩的三川門殿
及部分中庭重建水仙宮,至此僅剩一進。
今天的水仙宮只剩下原本的三川殿一進所改建成的廟宇,
已不復二戰前時的恢弘模樣。
廟宇的周圍和廟埕為水仙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