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街廣安宮是一間位於臺南府城的廟宇,主祀池府千歲,

一說創建於明鄭時期;或者說創建清雍正元年(1723),

2003年5月13日公告為臺南市市定古蹟。

廣安宮歷史可能追溯至明鄭時期,廣安宮原稱王宮。

王宮的創建,起初為鄭成功的部將以奉祀神明為掩護,

但實地暗為伺機反清復明。

陳文達《臺灣縣志》記載:

「小媽祖廟,開闢後,鄉人同建。在水仔尾。小太子宮,偽時建。

面海。聖公宮,偽時建。王宮,偽時建。」

其中王宮即為廣安宮,偽時指明鄭朝。

米街舊名亦為王宮港街。

「米街」一名直到清嘉慶十二年(1807)

《續修臺灣縣志》中才出現。

廣安宮可考的創年代為清雍正初年,

在明寧靖王府的鼓樓附近創建,

與位於王府鐘樓附近的開基武廟相呼應。

因為該廟所在的米街是當時臺灣府城裡相當重要的街道,

所以該廟香火頗旺。

進入日治時期之後,依《臺南市寺廟臺帳》所載,

昔日廣安宮位於臺町二丁目97番地今新美街與民族路口,

由於市區改正、街道拓寬的關係,使得該廟在大正十三年(1924)往北

遷移至今天的位置,並與石精臼開基共善堂邢府千歲合祀。

祝融殿的火王爺(馬明尊王),今亦合祀在廣安宮中。

民國六十九年石精臼開基共善堂信徒鳩資興建新廟,遷出廣安宮,結束合祀,

爐下弟子等因感邢府千歲神恩,並為紀念合祀之情誼,雙方協議留祀共善堂

邢府千歲聖像乙尊供信眾朝拜,該聖像現仍奉於廣安宮內,

為米街廣安宮之開基邢府千歲。

因當初合祀緣故,現今廣安宮正門門首仍留有「廣安宮」、

「共善堂」及「祝融殿」之立額;廟中神龕、廟庭石柱對聯及龍虎邊

門聯亦留有以「共善」、「廣安」為字首之對聯,

足見二廟合祀情形及情誼深厚。

廣安宮曾在民國41年(1952)三月因梁柱剝蝕進行整修,

同年十月落成並舉行歲次壬辰年建醮大典,之後一直到了

民國87年(1998),因廟體老舊、年久失修,當時經董監事會商議後

決議翻修,遂恭請池府千歲暨列位尊神移駕至廟體龍邊

民族路的臨時行舘安座(石精臼點心城旁)。

廟宇翻修之計因故延磐,遲遲未有進度,

原廟宇長期處於閒置狀態,遭榕樹樹根攀爬破壞。

後於2019年9月8日進行重修工程,並由臺南市市長黃偉哲與廣安宮董事

長葉炳南主持動工儀式,於2020年8月舉行上梁儀式,

後將民族路的臨時行館空間撤除,

成為通往新美街廟體之通廊入口,

並於2022年6月12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

且有各友宮交陪境舉行平安遶境,

在該日21時15分將各神尊

依照道教儀式入火安座完成。

現存建築因為是日治時期遷建之作,

所以呈現出閩洋折衷之風格。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