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寺創建於明永曆十八年(1664),位於台南市區東南的
法華寺,屬於佛教的曹洞宗,與開元寺並稱為台南兩大古剎。
法華寺原是明鄭遺老李茂春的故居,舊名「夢蝶處」,
由於「竹籬茅書,若在世外,閒花野草,時供枕席」,
所以又稱「夢蝶園」。
李茂春去世以後,茅舍被僧人們改為陶瓦,
規模略加擴大,更名「準提庵」。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鳳山知縣宋永清鑑於火神
崇祀的重要,在重修時便把前殿改為火神廟,中殿供奉大土,
後院另設禪房,並將佛寺取名為法華寺。
乾隆二十九年(1764)法華寺已成為都城的名勝,
台灣知府蔣允熹為了使人能在這裡陶情養性,特別加建圍牆。
翌年乙酉,又在寺前挖了一座可以供端午節競渡的大池塘,
命名為「南湖」,因為形狀像半目,所以也叫「半月池」,
池的南邊還建了一幢榭台叫「半月樓」。
池的外圍,構築學書講堂,
成為後世弟子誦習詩書的場所。
法華寺建立於清光緒17年,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
是台南市保存最完整的古蹟之一。
寺內保存著大量古老的文物和藝術品,
如明朝的觀音菩薩像和清代的龍門石獅子等。
進入寺內,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
乾隆五十七年(1792)時,臺灣知府楊廷理建關帝廟於寺左。
光緒初年,臺灣道夏獻綸又予以整修,並寫「夢蝶遺蹤」匾,
然而此後該寺漸趨荒廢。
到了日治時期的大正三年(1914),應地方士紳之請,
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開山祖善慧上人前來擔任該寺住持,
且在地方士紳上官薇、石謨記、葉永聲及臺南三郊組合
的許藏春、蘇有志等人的贊助下,
對該寺進行全面整修。
大正八年(1919),臺南詩社南社社長趙雲石與連橫
將詩社遷於該寺中,一時有眾多文人齊聚於此。
法華寺的建築風格因而結合了中國、日本
和台灣的傳統建築風格,呈現出獨特的寺廟建築風貌。
在建築中,融合了中國傳統的寺廟建築、日本的木造建築
以及台灣的閩南傳統建築。
在寺內,可以欣賞到各式各樣的工藝品,
如木雕、石雕和銅鐘等。
另外,法華寺石側納骨塔前的圍牆上,
還保存著石刻碑記,
如:陳永華的「夢蝶園記」碑,
堪稱重要文物,值得參考。
參訪時侍奉疫情期間,寺院未對外開放;
純在寺外欣賞廟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