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聯境普濟殿,舊名普濟寺、普濟廟,

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臺灣府城最早的王爺廟,

主祀威靈王池府千歲。

建廟傳說創建於明鄭時期永曆年間,

當時稱「普濟寺」,原主祀觀世音菩薩,

原為佛教寺廟兼會館使用。

傳聞曾有同安人借宿時將池府千歲神像因故留祀寺內,

之後香火日盛,池府千歲成為寺廟主神,使「普濟寺」

改稱為「普濟廟」,後改為「普濟殿」。

清治時期,康熙二十五年(1686),寺廟初次重建落成,

由坐南朝北改為坐北朝南。為臺灣府城最早的王爺廟。

康熙末年陳文達《臺灣縣志》載:

「竹林寺,堂祀觀音。周圍環以竹,遍植花果;寺雖窄狹,別具幽雅之致。」

並記寺廟在鎮北坊,石萬壽研究此「竹林寺」當即普濟殿原名,或其別稱。

乾隆十一年(1746),石文耀等人發起重修。

嘉慶二十二年(1817),石克纘等人再度發起重修。

單龍盤柱為嘉慶戊寅年所落款。當時北港朝天宮開山住持

樹壁禪師(臨濟正宗第34代)的再傳弟子 邇蓮禪師(臨濟正宗

第41代) 任普濟殿主持,出資取得寺廟右側土地,

用以加蓋偏殿。

邇蓮禪師圓寂後,同屬樹壁禪師法脈之瑞芳禪師

(臨濟正宗第43代)於嘉慶、道光年間任普濟殿住持。

寺廟內有塊嘉慶二十四年(1819)的〈重興碑記〉刻:

「禁:大殿前埕,理宜潔淨,毋許積科以及演唱影戲…」

可見證嘉慶年間臺灣府城已有皮影戲活動。

該碑還刻寫:

「蓋聞蓮花片座,鍾靈嘗吸夫日星,貝葉半笥,護法必防乎風雨。

維扶輿之所結,為法界之攸宜。北魏則一萬三千,罔非式廓;

南朝則四百八十,亦係卜臧。曩者因王戾止,普濟名殿。」

日治末期,普濟殿遭盟軍轟炸,廟前拜亭毀損。

1945年,寺廟再次發起重修;

1974年又再度重修,始成今貌,

其正殿與偏殿大門開口方向相左,較為特殊。

潘麗水曾在此殿繪畫門神。

2014年起,廟方在台灣元宵節前後舉行創意彩繪

花燈比賽,次年臺灣網友票選普濟殿燈會為全台灣

春節十大必看燈會之一。

據1973年該廟印行之《池府千歲略歷暨普濟殿沿革》一書,

紀錄池王爺俗名陳文魁,為泉州府同安縣馬巷村人,在池邊

見瘟疫神降毒於池塘,

恐鄉里飲用,乃自殉以救鄉人,被奉為神祇。

普濟殿廟宇建築不大,卻深具特色。

普濟殿旁,有一幅巨大的彩繪作品,為2018年廟方委託畫師

許荷西的創作,以主祀神威靈王的生前故事為主題,融合了

普濟殿的歷史和文物。

畫面中間側身、邁開步伐的為未得道前的威靈王,

手持的是鯉魚鳳凰,呼應普濟殿的位置是在鳳凰形狀

台地的鼻尖,周圍則畫出了普濟殿的聖諭、神轎、南管等。

現代壁畫,拉近民眾與廟宇的距離,

傳遞廟宇所蘊藏的深厚文化……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