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中山路天主堂,全名為「天主教台南教區
聖母無染原罪堂」,因其座落於中山路上,所以一般皆以
「中山路天主堂」稱之。
在台南開教迄今,已經歷經130多個年頭……
日治時期由日本建築師設計的教堂卻完全模仿西洋建築原型,
在建 築中大量放入西洋建築語彙,台灣並沒有嚴謹的哥德式教堂建築,
但這些建築語彙不斷出現時,一般稱為仿哥德式教堂,
天主教無染原罪聖母聖堂即是這種建築。
教堂採仿哥德式建築風格。
在造型上面,教堂入口門廊及正面中央的陡斜山牆都傳達出
歌德尖拱的意象,門廊由兩根獨立方柱與兩根壁柱組成,柱間並有
兩根小圓璧柱方柱形成類似簇柱之組合,小圓壁柱上撐一個圓拱,
拱心石部分則為類似勳章式的紋樣,
正面左右兩側牆面開圓形拱窗,拱窗的飾帶橫貫全壁面,
兩端壁柱上端的屋角有多層次的流蘇設計,裝飾甚為細緻。
山牆山尖內為天主教道明會標誌,
左右兩側的次入口,各有3個拱窗,彼此間有3個壁柱作為隔間。
背面斜邊收尾設計非常精巧,輔以5根梯型壁柱強化,
兩邊有小圓窗與中央的透光拱弧窗,甚為少見。
教堂最高點以十字架收頭,
充分傳達了宗教的神聖意涵。
教堂建築本身為長方形巴西利卡式空間型態,
中央為中殿兩側為通廊,室內原本由8根石柱撐起如雨傘弧形
之拱頂天花板,兩者之間有2排列柱,用意在將男女各分一邊,
最底部為木造聖壇,雕刻精美古色古香。
1871年,李嘉祿神父受命前來台南府傳教。
1872年在小東城門外,建造2層樓高的聖多瑪斯聖堂。
1889年又在今中山路段以640元購買中式房屋一座,
內有房廳10餘間,可充臨時聖堂、道理廳、神父與
傳道員宿舍之用。
此外又另購臨近一大片土地,以備新建聖堂,
後經過與官府交涉,以蓋2層樓為限,如願完成聖堂之興建,
天主教台南教會從此奠定鞏固之基礎,
這就是目前中山路天主堂的前身。
1911年,日本政府開闢自火車站至市政府之大正町2丁目道路
(即今中山路),教堂基地被徵用,一分為二,乃將路西北邊土地變賣,
保留今中山堂用地,從此教堂面臨大街,更加有利傳教。
1925年,洪羅肋神父以歷年向國內外各界募捐所得的8000餘圓,
大興土木,興建了新聖堂,
這就是一直延續到戰後的無染原罪聖母聖堂。
雖然台南無染原罪聖母聖堂有百多年歷史,
但因後來歷經多次修建,
致無法列入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