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樹是臺南市南區的一個濱海聚落,相當於喜北、喜南、喜東三里。
昔日臺江內海的七個鯤鯓,其中的六鯤鯓被認為就是現在的喜樹一帶,
而學者石萬壽則認為是五鯤鯓。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到來之前的史前時代,喜樹一帶為濱外沙洲。
相傳在荷治時期,有來自大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蔡、陳、杜、葉
到鯤鯓一帶捕魚,見漁獲豐碩,遂定居在各個濱外沙洲。

關於「喜樹仔」名稱的由來,
有一說地名來自平埔族群,原本叫「死樹仔園」。
另有一說是濱海地區種了許多稱為「粿仔」的黃槿樹,
這種樹的樹葉常用來墊著紅龜粿,所以又稱「喜樹仔」,
之後轉變成地名。

清初,喜樹地區隸屬於鳳山縣,而根據康熙卅四年(1695)
高拱乾《臺灣府志》,當時從永寧里分設出「喜樹仔保」,
似乎顯示該地的特殊性。

嘉慶年間,設有「喜樹仔塘」,光緒年間則設有「喜樹仔汛」。
而在喜樹聚落附近有「喜樹仔港」,為舊三爺宮溪港道,
是臺灣府城南邊的重要港口之一。

日治時期初期,喜樹地區隸屬臺南廳安平支廳永寧區。
大政九年(1920) 行政區劃改制後,隸屬於臺南州新豐郡永寧庄灣裡大字,
1940年10月1日永寧庄裁撤後成為臺南市一部分。

喜樹地區分成喜北、喜南、喜東三個里,
其中喜北里有臺江內海殘存的地形,多闢為魚塭,
後來喜明街東側填地建住宅區。
喜東里為喜樹仔較晚開發的地區,而許多公共設施(圖書館、
喜樹國小、喜樹派出所等等)都設在喜東里內。
喜南里是喜樹舊聚落所在地,境內形成同姓組成的各個角頭,

例如「頂頭郭」、「下頭郭」、「頂頭黃」、「下頭黃」、
「姓鄭仔」、「姓林仔」等等。
而蔡姓為喜樹最大宗族,又細分成「二房蔡」、「三房蔡」。
而蔡姓大房沒有像二房、三房繁衍旺盛。

「喜樹老街」位於台南市南區,約有三百年歷史的老聚落,
在都市發展、人口外移中逐漸罵沒落而被淡忘,

隨著社區改造、藝術與文創發展,
以海濱環境特色推廣休閒運動,以傳統歷史聚落和民俗人文為主軸,
運用彩繪塗鴉出傳統的古樸風氣,
讓這裡成為近年來新興的彩繪文創聚落。

喜樹聚落多處巷弄的老房子,至今仍循著前人生活習慣而建造,
是典型的農、漁、鹽民居住的聚落,

聚落內的通路除了灣裡路之外,其餘巷弄僅供牛車、三輪車、
腳踏車或居民代步通行,一條龍或單伸手格局的傳統平房,
仍保留為數不少,

這幾年,在地社區發展「喜事集」、「灣裡一條街」等文創活動,
也帶動許多觀光客初次踏進喜樹,
穿梭巷弄、老路之間,
讓不少人訝異老屋的魅力……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