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是個保存完整日治建築及文化的城市,
走過五十年的風華,這些建築不僅見證了歷史,
加上數代常民生活經驗的累積,
豐富了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何謂歷史街區? 城市歷史街區是指「具有歷史、文化意義之
街道或結合歷史、文化,並有保存再生價值之建築群所形成之環境」。

這些歷史街區所營造出特有的場所感,
是構成城市魅力的重要部分,蘊含著豐富城市發展的經驗和記憶,
與城市發展的形象和功能連結成整體而密不可分。
歷史街區並不強調任單一建築物的特色,
而是環境的整體感和區域性。

府城歷史街區於106年(2017年)3月公告,
目前第一階段範圍北至成功路、公園南路;東以北門路為界;
南經樹林街、府前路、及友愛街;西臨運河及民權路三段,
為歷史資源較集中的地區。

置於第二階段則考慮擴大歷史街區,
以全面包含清代城牆的範圍。
為了進一步保存府城歷史風貌,將府城歷史街區範圍擴大至竹溪、
成功大學周邊與臺南運河周邊之緩衝區草案正在研擬中。

府城的城市紋理以清代的巷弄,舊河道,
和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為基礎;加上公告的古蹟及歷史建築、
其他重要景觀及設施、特色商店、以及特殊的廟宇交陪活動,
構成了府城特殊的城市空間。

府城歷史街區內的特色歷史老屋
共計1235個建物單元。
歷史街區獨特的品質著實地構成了其
內在的美學價值。

戎館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的中正路與國華街交會處,

是日治時期的戲院,二次大戰後則改稱「赤崁戲院」。

赤崁戲院結束營業後,其建物歷經各種店家進駐,

2020年重新整修前為康是美和黑橋牌中正門市使用,

2020年底整修完成後作為黑橋牌特色門市。

戎館與宮古座、世界館、大舞臺被並稱為臺南的四大戲院之一。

戎館的「戎」來自日本七福神信仰的「惠比壽」(又寫作作夷、戎、蛭子等等),

日治時期臺南的「蛭子座」(舊稱大黑座)也是取名自同一位神。

日治時期的「戎館」前身為「戎座」(或寫作エビス座),

位在今民生路一段。

戎座是由小林熊吉所創立,大正元年(1912)8月17日開幕,

為日式木造劇場,且以戲劇演出為主。從大正五年(1916)開始,

戎座與臺北的「活動寫真常設館」新高館合作,引進日本

「天然色活動寫真株式會社」的電影放映,

開始轉型。

大正九年(1920)由小林竹治接手經營戎座。

該年(1920)6月12日戎座重新開館時,戎座已成為「國際活映株式會社」

的特約活動寫真常設館。

而後戎座又成為日本活動寫真株式會社的特約館。

大正十四年(1925)3月6日,小林熊吉病逝。

大正十五年(1926年)7月戎座所有權轉到小林熊吉

友人山口萬次郎手上,不過後來的實際經營者是澤田三郎,

這時的戎座主要放映東亞映畫會社的作品。

昭和三年(1928)8月,宮古座併購了戎座,

昭和五年(1930),開始使用「エビス舘」

或「戎舘」的名稱。

昭和八年(1933),因建築老舊而被當局催促改建,

於是在田町興建了新的戎館。


新的戎館於昭和九年(1934年)開始興建,

年底完工後於次年(1935年)1月1日開幕。

其所在地點就在臺南世界館對面。

民國35年(1946)5月2日時,

戎館改名成「赤崁戲院」,

戲院營運到民國50年(1961)5月8日

才結束營業。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