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荷治以前,路竹區是平埔族大傑顛社的活動領域。

直到荷治時期 1635 年以後,因漢人入墾本區,大傑顛社原住民

被迫逐漸往大岡山以東的田寮、旗山及燕巢地區移動。

到了鄭治時期,本地區形成的聚落合計有 14 處。

以二仁溪以南的地區來比較,其聚落數是最多的,

此時期屬於自然聚落的草創期。

清代時期因整體的政經環境及社會狀態的轉變,

連帶著也對本區產生重大的影響,

其中以新舊移民的交替、地權的變遷、人口增加、

聚落與街市的形成最為顯著。

然而在清初時本區卻只有約 12 處聚落,且大多沿襲鄭氏時期的狀態,

此時期為聚落有「三鎮庄」、「三爺庄」、「蘇左協庄」、「北領旗庄」、

「新園庄」、「半路竹街」、「槺榔林庄 ( 康篷林 )」、「前阿社」、

「二濫庄」、「蔡文庄」、「營前庄」、「營後庄」。

隨著社經的發展,到了清代中葉,聚落增加為 25 處,

此時期是本區聚落分化期,「蘇左協庄」分離為「大社庄」與「下社庄」;

「新園庄」分出「下坑仔」;「槺榔林庄」分離為「一甲庄」與「三甲庄」;

再增加「覆鼎金」、「鴨母寮」、「圍仔內」、「後鄉庄」、「石仔瀨」、

「陷後庄」、「山崙仔」、「獺爪」、「舊廍」、「大應公」等聚落。

『大社蘇,一甲王,湖街林,竹滬蔡,下甲廟仔無厝蓋』,

是昔日路竹區呈現各聚落是血緣性聚落的諺語,

據日治初期資料的研究,確實各聚落的主要姓氏為:

大社 ( 蘇姓 )、圍仔內 ( 葉姓 )、下寮 ( 黃姓 )、下社 ( 蘇姓 )、

鴨母寮 ( 蘇姓 )、一甲 ( 王姓 )、竹滬 ( 蔡姓 )、後鄉( 黃姓 )、新園 ( 謝姓 )。

此現象印證了日本地理學者富田芳郎的觀點,

臺灣南部多為集村聚落,而北部多為散村聚落;

至於聚落形成的因素,南部多血緣性聚落,

北部則多地緣性聚落。

大社位路竹鄉境中央,原名「交力坪」。

荷據時期,本區為乎埔族民大傑巔杜居住地,

明鄭時期,漢人來台開墾者日漸增多,曾在今杜東村東安宮前

由蘇姓始祖「蘇左協」將軍開鑿一陝,稱為「蘇左協陂」,

今稱「大社廟陂」,可惜今日已完全填平,

不復有昔日景緻。

平埔族民被迫逐漸東移,先移到大崗山下,

後進入旗山內門一帶,本社地逐漸被蘇姓人士所佔據,

形成坐擁數十甲田地的大地主。

日治時期,本社是地主勢力最強、陣容最堅固的聚落,

因鼠疫流行毗鄰地區 (三鎮、圍仔內、下社) 等,相繼廢社,

民眾大半遷入本庄居住,使大社庄內人口增為數千人,

成為名符其實的「大社」。

大社是個以蘇姓為主的聚落,

據說始祖是一位蘇姓的左協將軍。

這座蘇家古厝則被指稱為蘇朝燧的故居;

按 : 蘇朝燧,出生而於1903年,1923年台北工業學校畢業,

日治時期曾經擔任路竹庄協議會員一職。

蘇氏祖先於1663年自福建泉州遷台,

三落大厝的全貌,前兩落是傳統漢式三合院,已經殘破,

第三落閩南式混合西式,為兩層樓的建築格局。

蘇家祖厝,地址為社西里大社路316 號。

建造於大正初年(1912 年之後), 屋齡已超過100年。

前面保持的蠻完整的,從旁邊的小路走進去,

可以看到古厝的後方,

現在則已經變的殘破不堪…….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