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英(1739—1816),清代臺灣府臺灣縣(今臺南市)人,
字伯彥,號梅峰、又號鯨湖英, 別署一峯亭,小名耀華或作夜華。
善於水墨畫、雕刻及書法,因被譽為「清代臺灣唯一藝術家」。
而除了藝術家的身分,他也是府城的知名富商,樂善好施,
曾獨資贊助臺灣縣文廟的興建。
清康熙卅二年(1693),林朝英祖父林登榜攜家帶眷渡臺,
居住在府城嶺後街,創立「元美」號,經營布匹、砂糖等海運事業。
乾隆四年(1739),林朝英出生。
乾隆三十二年(1767),林朝英28歲入郡庠(府學)受知於臺灣道道臺張珽,
但數次赴福州秋闈皆不及第。在鄉試失利多次後,林朝英按部就班,從生員、
廩生,直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取得貢生資格。
乾隆四十三年(1778),他在臺灣府城三界壇興築宅第,
名曰「蓬臺書室」,懸掛「一峰」木匾於庭園某亭。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以資授中書科中書銜。
嘉慶九年(1804)有鑑於臺灣縣儒學(文廟)老舊破敗,獨資捐出白銀五千多
兩贊助重修,歷經三年完工。廟成後,朝廷加以褒揚:封從六品光祿寺署正,
賜「重道崇文」匾、建牌坊。
嘉慶二十年(1816)壽終,年七十八歲,受清廷諡封「謙尊」。
墓碑中間一行的刻字:
「皇清欽加光祿寺署正前中書科中書明經進士一峰林府君佳塋」,
「光祿寺署正」是他生前最高的官銜,「皇清欽加」意謂官銜來自皇帝的賜予。
接著,「中書科中書」是更早的官銜。
最後,「明經進士」是「貢生」的別稱,
是他在科舉功名上的最高成就。
這一行刻字的末尾有「一峰」,是用林朝英自己的署名「一峯亭」來指稱他。
這一方面是立墓的子孫避用他的名諱,
此外,也揭露了他回到書齋的一面。
林朝英在 39 歲之際,移居到寧南坊,在三界壇街興建了三進、七開間的大宅。
宅邸西側有一亭,題名「一峯亭」;亭外有書房,即「蓬臺書室」。
這些事跡揭露了一些訊息。
首先,自建書房並題名及自取名號(一峰亭、梅園、梅圃、鯨湖英、木罌子),
從傳統文人的習慣來看,往往有自我宣示的意涵。
這些題名、自號,多表示卓然有成之後的心志嚮往、或自我期許,
林朝英在書法、繪畫方面頗有成就,
而書畫藝術的落款之處,往往就以此自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