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孔子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臺灣最早的文廟,
建於明鄭永曆十九年(1665)。清領初期時曾是全臺
童生唯一入學之所,因而稱「全臺首學」。
臺南孔廟於民國72年(1983)12月28日公告為國家一級古蹟,
1997年《文資法》修法後為國定古蹟。
臺南孔子廟的由來可追溯到明永曆十九年(1665)。
當時由陳永華以「十年成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的
復國計畫,建議鄭經盡速建立聖廟、學校以延攬人才。
鄭經採納此建議後,命令陳永華擇地動工,
而陳永華便選在承天府寧南坊桂仔埔(鬼仔埔)建立「先師聖廟」。
據《臺灣外記》說法,工程於永曆廿年正月(約1666年2月)完工,
並在先師聖廟旁設有明倫堂。
康熙二十四年(1685)分巡臺廈道周昌和臺灣知府蔣毓英主持
改建孔廟為臺灣府學,並改稱「先師廟」,俗稱「文廟」,
此時孔廟除先師廟外,東西設有兩廡、北邊有啟聖祠,南邊有櫺星門,
之後又增建了泮池與衙齋。
之後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時,巡撫王之麟整修廟宇,
並在大成殿東邊新建明倫堂與堂後的龍亭庫。
康熙五十一年(1712)時臺廈道陳璸上任時又再次整修,
範圍包括大成殿、啟聖祠,欞星門左右改置文昌閣、土地祠,
外設禮門、義路、大成坊及半月形牆垣,
奠基了孔廟大致的格局。
康熙五十八年(1719)時,巡道梁文煊將大成殿的格局
改為重簷歇山式。
雍正元年(1723)二月,因詔封孔子五代,啟聖祠改為
崇聖祠,之後孔廟又經過幾次修繕。
到了乾隆十四年(1749),在巡臺御史楊開鼎的倡議下,
於該年十月重建孔廟,於乾隆十六年(1751)三月完工,
而此次工程中大成殿與兩廡的規模倍前,
乾隆四十二年(1777),知府蔣元樞又加以整建,
主要是在東大成坊外增建了泮宮坊,大成殿西邊增設了
府學署,為臺南孔廟規模最大的時期,
然而後來孔廟卻因為嘉慶與同治年間的地震等
因素而逐漸毀損。
自同治年間至日本領臺前,有三十餘年臺南孔子廟
皆無整修,以至於蠹蝕嚴重。
乙未(1895)改隸後,進入日治時期。因各地抗日義軍
風起雲湧,日軍將「南進討伐軍駐屯所」設於臺南孔子廟內。
並在東大成坊設立「臺南舍營病院」,作為軍醫院所用。
直到抗日義軍聲勢較弱後,
將臺南孔子廟改為「臺灣民政支所職員宿舍」。
明治二十九年(1896)11月4日,在此開辦「臺南國語傳習所」。
明治三十一年(1898)8月,臺灣總督府發布「公學校令」和
「公學校規則」,在臺南孔廟設立「臺南公學校」提供臺灣人小學
程度日文教育,明治三十七年(1904)
更名為「臺南第一公學校」。
大正五年(1916)孔廟計畫整修,所以學校於隔年(1917)8月
遷於南大附小樹林街現址。
大正五至六年(1916-1917)間,闢建幸町(今南門路),
泮宮石坊也移至現今位置。
大正六年(1917)7月孔廟整修動工,
隔年(1918)3月整修完畢,由臺南廳長枝德二提倡修復,
臺南仕紳許廷光、楊鵬摶、陳鴻鳴、謝羣我等人發起捐獻。
完工後枝德二撰文立碑,採漢文說明整修始末,
碑身位於今孔廟東南側。
戰後,地方人士面陳修復孔廟,魏道明響應並呼籲各界捐款,
募得舊臺幣二千萬元,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2月興工,同年6月竣工,
重修大成殿、東西廡、祭器庫(禮器庫)、樂器庫、大成坊、入德之門、
明倫堂乃至崇聖、名宦、節孝三祠,
並由魏道明撰文勒石為記,
碑名《重修臺南孔廟碑記》。
在臨南門路的東大成坊,入口旁有一石碑,
以漢、滿兩種文字合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自此下馬」,
碑上還有祥雲裝飾,莊嚴中帶有美感,為清康熙26年(1687)
立石於孔廟門外,提醒文武官員、軍民百姓,此為奉旨祀典的
官方廟宇,來此需下馬通行,
以表達對「萬世師表」至聖先師孔子的尊崇之意。
目前全臺僅存四塊「下馬碑」,
而臺南孔廟的下馬碑為年代最早,
且保存最完整的一塊
漢滿文並列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