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鄉位於雲林縣東南端,地勢東高西低,

東側以阿里山山脈為制高點,西側則為以石牛溪為主的

沖積平原及嘉南平原,

北接斗六市,東北臨南投縣竹山鎮,

東毗嘉義縣阿里山鄉,南鄰嘉義縣梅山鄉,西與西南毗

斗南鎮、嘉義縣大林鎮,

為雲林縣面積最大、

少數有山地、人口密度最低的鄉鎮。

古坑原名「庵古坑」,開發時間很早,

漢人開墾在北區溪流河床沙谷地,種植瓜類植物俗稱「瓜坑」,

後來音變為「古坑」。

或依地形來看,從崁頂往古坑俯瞰,古坑由兩條溪流經過,

一為頭前溪,一為古坑與水難為界石牛溪,而古坑正好位於

兩溪之間,由上往下看,看似一個谷,

故名古坑。

傳說早年有一對夫妻,以打鐵維生。

他們的技藝超群,遠近馳名,

大家稱他們住的地方為「打鐵坑」

或「尪婆仔坑」,後來又稱為「庵古坑」。

庵字意指茅草屋的意思,

古坑鄉原始居民大多來自漳州府南靖縣,

南靖縣有許多客家人族群,

當地有許多的地名也以庵為開頭,

故庵古坑有傳承原鄉之意。

「古坑東和陳宅」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東和村文化路,

是由詔安客家在日治時期大正7年(1918)於古坑鄉所建造的

一座傳統漢式三合院民居,

該民居在建築作法與裝飾表現上體現了日治時期建築的

時代特色,裝飾更因保有彩繪大師郭新林(筆名鹿溪漁人…等)

作品而更顯重要,

101年10月24日已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登錄為歷史建築。

陳宅興建於日治大正7年(1918),

據傳陳宅先祖販賣了八甲的田地,聘請唐山師傅來興建,

此一說法比對現存建物,反映出陳宅先祖經過數代的開墾於

日治時期社會地位與經濟能力達到巔峰,

足以興建一座供族人安身立命的合院建築,

見證了詔安客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遷徙與開墾成果。

期間一直係為陳家居住之民宅,直至光復(1945)後至

民國79年(1990)年間,陳家後代陸續遷出,之後僅有陳賢走

二房後代居住在右側之另一合院,其正身目前已無人居住,

而左護龍也因損毀僅剩正面一堵牆體,

另正身左側也有不小的損毀傷害。

正身平面共計五開間,前後作有簷廊(步口);

屋前的步口是以落柱(出步起)形成,

屋後則是斗拱出挑(出屐)。

臺基表層以洗石子作出祥獅戲球、捲草紋共四幅裝飾圖案。

屋架採取穿鬪式,以柱子支撐起檁條(楹仔),而步口的屋架

則為了美觀與表現身份地位,在通樑上施作兩只瓜筒

作出疊斗式屋架。

兩側山牆與前檐牆臺度皆為清水磚砌;後檐牆為卵石疊出牆基,

再以土埆磚砌起牆體,表層塗抹白灰;

前檐牆與室內牆面的牆體則為編竹夾泥牆。

開口部作法上,正門與步口彎光門的門扇為雙開板門,

室內為單開板門,前檐牆的窗格採用西洋欄杆形式,而後檐牆的

窗格則為簡易的格子窗。

屋頂為硬山擱檁式,正身步口為區別與正身空間上的不同,

而在雙坡屋面下另作成捲棚頂,至於屋面的材料則使用板瓦,

屋脊的形式為大脊,屋脊分為數個堵仁,堵仁內分別以鏤空

花磚砌造、施作陶片剪黏、黏貼彩磁。

東和陳宅最重要其實是有別於一般的三合院,

三合院一般中間的庭院,都是曬稻穀的地方,

這邊其實它都是園林的方式。

目前陳宅除了有開放遊客參觀,

也會配合藝文展覽進行展出,

未來也會規畫作為背包客棧來做使用,

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