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地原為蕭壠平埔族之居住地,故又稱番子寮、北頭洋。

其後於明清之際,本地有福建海澄縣楊姓族人來此墾殖,

故命名為海澄里。

海澄里主要是由番子寮、後港腳、北頭洋、萊芊寮等聚落組成。

十五世紀之前,曾文溪〈昔時為灣裡溪〉未改道之之初,

台江沿線即是西拉雅族人所屬平埔族的發蹟地,而土壤豐腴肥沃、

平坦廣闊富有水草之北頭洋,番仔寮,即為平埔族人所墊居墾殖。

及至明末國姓爺鄭成功克台,據此為反清復明作基業,

於其「寓兵於農」之政策下,乃分配鎮兵楊文科來此屯兵墾田拓殖,

此為漢人來此拓荒之鼻祖。

清康熙十三年〈1674〉再有楊文允公原籍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第三都

新恩里新安堡霞陽社,移居嘉義縣安定里西保蕭壠庄北勢山寮〈即今番仔寮〉

來此參與開墾繁衍,成為番仔寮楊姓始祖。

雍正十二年繼有漳州府海澄縣之楊姓、陳姓、謝姓等先民,先後攜眷、

奉請家鄉之神祇「保生大帝」、「關聖帝君」、「呂山通使」

及楊姓祖神,渡海來台,於此墾屯定居;

番仔寮的地名由來,與西拉雅平埔族有極大的關係。
 
蓋「蕃仔寮」之名稱,乃因拓殖當初,村落中居有蕃族而命名之。

昔日曾為台南縣四大社之一的「蕭瓏社」,其發祥地乃以北頭山為中心,

故以此而取名為「蕃仔寮」。

迄至大正九年(1920)日本政府復將「蕃仔寮」更名為「番仔寮」;

光復後,遂併成兩里,

並以祖籍地漳州府海澄縣之「漳州」、「海澄」命名之。

「應元宮」香火鼎盛,儼然成為楊姓族人及

拓荒聚眾之精神寄託。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