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佳里區位於濱海的蕭壠半島,西南靠臺江內海,北臨

古曾文溪(今將軍溪),當時的蕭壠市街與佳里興尚隔溪分處南北。

十九世紀中葉古曾文溪改道、臺江陸浮後,

佳里區才位於內陸至今。

佳里區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州)下之永定里及開化里,

到了清治時期則隸屬臺灣府諸羅縣,1704年以前一直為縣治所在;

1787年後諸羅改名嘉義,繼續隸嘉義縣管轄;

1887年改隸臺南府。

大正九年(1920) 臺灣地方改制,與佳里興堡合併,

因古縣治所在地佳里興,而將蕭壠改名為「佳里」,

並設置「佳里庄」,劃歸臺南州北門郡管轄,為郡治;

1933年12月升格為「佳里街」。

戰後改設為臺南縣佳里鎮,

2010年12月25日改稱佳里區。

佳化里與佳興里合稱佳里興,為明鄭時期天興縣縣治。

康熙二十四年(1685)臺灣設一府三縣,其中之諸羅縣縣治亦設於此地。

「佳里興」之意,可能是意味著能夠成為美好的里地,

有隆興起來之意。

佳里興位於佳里區之東北邊陲地帶,東、北臨麻豆區,

南接民安里、三協里,西鄰營溪里。

曾姓祠堂位於佳里興震興宮後壁曾村落,

昔日由先祖曾珪璋公自小金門渡台來此定居,

後來才繁衍成曾村,

到了第4代曾廷輝於嘉慶23年親赴福建比武會試科中武魁,

獲賜武魁匾額,榮耀凱旋在中座祖厝豎旗祭祖,

後壁曾武舉人大名,名聞遐邇受人敬重,

今武魁匾高掛曾姓祖祠門楣,

祖祠是在民國68年重建完成,

而旗桿則在民國73年重豎立於祠堂前二側,

旗桿座則是已有200年歷史,祖祠別具特色。

武舉人曾廷輝武魁匾由兵部侍郎兼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 史OO 為頒;

武舉人的官服保存至今,相當精緻。

120斤的大刀與2公尺的弓箭,

超過300年的神主牌祖先龕等文物仍保存完好,

相當具有可看性……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