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佳里區古名「蕭壠」,是平埔西拉雅族所居住地之一,
震興宮所在地―佳里興,原是一個濱海村落,佳里興再依其原名,
分為佳化、禮化、興化等三里。
震興宮位於佳里興聚落中心,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明鄭時期,鎮兵林可棟(生卒年不詳)率領軍民於此屯墾,
屬於東都承天府天興縣,在蕭壠與平埔族混居,開化日漸。
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收復了臺灣,
並在臺灣設置一府二縣,即承天府與天興縣、萬年縣。
今日嘉義縣就在當時的天興縣範圍內。
天興縣最初設在今臺南縣佳里鎮,
後來由於開拓的關係,再遷到諸羅山。
明永曆十八年(1664),天興縣改稱天興州。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臺灣歸清,
翌年在臺灣設一府三縣,三縣之一的諸羅縣就是當時的天興縣,
在臺灣縣以北的地方都屬於諸羅縣的範圍。
到了雍正元年,將原本屬於諸羅縣的濁水溪以北地方
另設彰化縣、大甲溪以北另設淡水廳。
康熙二十四年(1685)臺灣設一府三縣,其中之諸羅縣縣治亦設於此地。
「佳里興」之意,可能是意味著能夠成為美好的里地,
有隆興起來之意。
早期佳里興即設有諸羅縣典史衙門、巡檢司衙門與北路參將衙門,
亦即是諸羅縣治所在,1704年或1701年左右才移至諸羅山。
曾姓祠堂位於佳里興震興宮後壁曾村落,
昔日由先祖曾珪璋公自小金門渡台來此定居,
後來繁衍成村,到了第4代曾廷輝於嘉慶23年親赴
福建比武會試科中武魁,獲賜『武魁』匾額。
隨著先民來此開拓,此時安溪人亦將「清水祖師」奉請隨行渡臺,
暫供奉在公厝,供眾人朝夕膜拜。
清雍正元年(1723)信徒在原公厝址集資建廟,
初名「清水宮」。
清道光元年(1821),因年久失修,廟貌頹舊,
武舉人曾廷暉(生卒年不詳)斥資重建,並在主殿龍虎壁面留下書畫聯文各一堵,
及「鐘靈甲第」匾額一方。
清同治元年(1862)發生地震,廟身受損傾垣,經地方頭人倡議、信徒集資,
於清同治7年(1868)擴大興建,
此次擴建聘請嘉義交趾陶名匠葉王主持水車堵的交趾陶裝修,
並改廟名為震興宮,
此即振興宮之沿革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