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移入今二水地區並發展成為聚落,始於清康熙末年。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施世榜申請到墾照,引濁水溪水築圳,

在鼻子頭截溪水入圳,歷經十年,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完成,

稱為「施圳厝」(今稱八堡一圳),

灌溉地區遍及後來的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

武西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線東堡、馬芝遴堡等八堡。

康熙六十年(1721),繼有黃仕卿開鑿「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

灌溉東螺東堡境內十五庄。

便利的灌溉系統,帶動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的大量漢人入墾。

清朝中葉以後,漢人拓墾勢力日益增大……

大正九年(1920),全台實施街庄改制,原屬東螺東堡之二八水庄、

大坵園庄、鼻仔頭庄、過圳庄、十五庄等5個庄合併成新制的「二水庄」,

隸屬於新成立的臺中州員林郡。

原有舊制庄名改為二水、大丘園、鼻子頭、過圳、十五等5個大字,

其下共有35個小字。

民國34年(1945),國民政府接管臺灣,

二水庄改制為臺中縣員林區二水鄉,

原有小字更改或整併為村,初期設21個村。

從漢人拓墾過程留下的契書、碑文等一手資料,

比對「台灣堡圖」的地名,輔以實地調查。

契書上的地名分佈於整個二水鄉八卦山腳沿線,

與南端濁水溪沿岸,土地座落分別在鼻仔頭庄、挖仔內、

墓頭山(今稱墓碑山)、土地公坪、番仔寮、苦苓腳,

相當於今天二水鄉源泉村、大園村、倡和村、惠民村、

修仁村、大豐村、合興村等地,

顯見二水地區開發與水圳的建設息息相關。

南天宮原名楊保堂,為楊氏宗親之私家廟宇,

原為楊氏家族之信仰中心,供奉渡海來台時的福建原鄉之神祇

以及祖先排位,由於扶鸞活動的出現,農歷每逢二.五.八訂為期日,

有乩童替信眾求神問事,

信徒從一開始大部份為裕民村楊姓人士,
到後來漸漸的也有其它村莊他姓人士前來求神。

南天宮之宮名來由為松柏坑以下分東西南北五卦,

中為受天宮,因宮居於八卦之南,故稱南天宮。

南天宮可說是傳統之多護龍建築,左邊﹝龍邊﹞有三條龍,
以第二條龍歷史最悠久,右邊﹝虎邊﹞有二條護龍,房屋內部施有彩繪,
建於昭和7年﹝1923﹞,已有70餘年歷史,

為楊海主持家務時所建,
聘請穎川雲樵─陳登科為彩繪匠師,

屋脊剪黏及山牆馬背作法精美細緻,
正面牆上有三元及第圖,

喻楊氏家族進爵、添丁、添福壽。

傳統建築引人入勝,不僅僅是藝術表現,

更是家族的表徵所在,
是身份地位、倫常觀念、宗教信仰的轉化。

楊氏家族在二水落地生根已近300年歷史,

由移墾狀態往在地化發展的進展中,

因而形成了同性聚落,不僅呈現出楊家在二水的發展,

亦是頂店仔發展的重要寫照…..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