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水」之名應該得之於「二八水圳」。

《重纂福建通志》卷三十七<水利>篇中已有記載……

二八水圳大約興築於康熙五十八到六十年之間(1719-1721),

是兩條重要水利設施的聯絡水圳,穿過清代二水的過圳庄

(今天合和、上豐、過圳、五伯、光化、光文、二水等村),

也就是從二水的集集線火車車庫,流經文化村、二水街、

光化村到員集路的二八水橋,

不過目前已經看不到完整的水圳。

這條水圳正好是二水的中心,

也是昔日二八水庄的範圍,

二水舊地名的由來,應該就是源於「二八水圳」。

其命名源由係從前該處位於施厝圳(今稱八堡一圳)

與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之間,建有一分圳自施厝圳引

二成水量注入十五庄圳,稱為「二分水圳」或「二八水圳」。

聚落因有該分圳經過,故稱為「二八水」。

清代建置行政區劃時亦將莊名定為「二八水莊」,

屬東螺東堡。日治初期仍沿用「二八水庄」之名稱,

直至大正九年(1920)街庄改制,簡化為「二水」。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施世榜申請到墾照,引濁水溪水築圳,

在鼻子頭截溪水入圳,歷經十年,康熙五十八年(1719)完成,

稱為「施圳厝」(今稱八堡一圳),

灌溉地區遍及後來的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

燕霧上堡、燕霧下堡、線東堡、馬芝遴堡等八堡。

康熙六十年(1721),繼有黃仕卿開鑿「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

灌溉東螺東堡境內十五庄。

便利的灌溉系統,帶動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的大量漢人入墾。

清朝中葉以後,漢人拓墾勢力日益增大,東螺社的土地逐漸出租

或典讓到漢人手中,加上濁水溪經常泛濫成災,不少社民

便遷居他地……

源泉鄭姓、陳姓,約在乾隆末到嘉慶初年入墾。

鼻仔頭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

源泉村、合興村、倡和村。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鼻仔頭(源泉)、番仔藔。

此外,本地區尚有水門、頂厝子、苦苓腳、清水等聚落。

大正九年(1920),全台實施街庄改制,原屬東螺東堡之

二八水庄、大坵園庄、鼻仔頭庄、過圳庄、十五庄等5個庄

合併成新制的「二水庄」,隸屬於新成立的臺中州員林郡。

原有舊制庄名改為二水、大丘園、鼻子頭、過圳、十五等

5個大字,其下共有35個小字。

陳氏古厝坐落於源泉火車站旁苦苓腳,

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三合院聚落,座北面南格局的

護龍合院建築,院內大埕搭配院前鼻仔頭魚池仔,

整體格局方正,依山傍水,

為傳統閩南式三合院形式,

建築約在日治大正末、昭和初創建,

周圍均為陳姓宗親所居住,形成一個

同姓血緣的聚落,,,,,

據考陳氏祖先於清道光年間(1850~1864)

從福建漳州遷入臺灣。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