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時期,「台灣軍備圖」記為「梅港尾」,後來改稱「茅港尾」,

是倒風內海海汊,為一港口,逐漸熱絡。

另有「右武衛」、「中營」、「營仔庄(溝)」、「海墘營」等地名,

皆是軍民沿著倒風內海沿岸及茅港尾四週開始紮營落腳與此。

下營俗稱「海墘營」,為靠海的軍營,故得名。

清治康熙33年(1694)設立「茅港尾堡」,不僅有鋪兵送公文,

而塘汛、倉廒、渡口、橋梁、陂圳也於茅港尾或鄰近地區逐漸建設起來,

諸羅知縣周鍾瑄也於康熙55年建茅港尾公館。

官道也經通於此,

使得茅港尾一躍成為府城至諸羅縣城南北官道上最大驛站,

僅次於台南府城及鹽水港。

商人雲集,熱鬧繁華,曾被以「小揚州」來形容。

此時下營仍歸茅港尾管轄。18世紀中,八掌溪、急水溪,

相繼改道,挾帶大量土石泥沙沖入倒風內海,濱海沿岸

逐漸成為陸地,導致港口淤塞。

同治元年(1862),臺南地區發生大地震,茅港尾亦受到摧毀。

光緒11年(1885)分設茅港尾東、西二堡。

此後自然條件的改變加上兵戎和瘟疫,

港口地位就此讓給了麻豆港。


到了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地方制度改革,

茅港尾東西二堡合併改稱「下營庄」,劃歸臺南州曾文郡管轄,

轄下有:下營、十六甲、麻豆寮、大屯寮、茅港尾等五大字。

下營行政中心因而西移至現今所在地。

十六甲,是下營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中部偏東北,

且其東側一小部分向北延伸至邊界。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

其範圍大致包括紅甲里不含西北部、新興里不含西南部及東南端

及東北端、後街里南部中央地帶並向東延伸至邊界。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

十六甲、中庄仔、紅毛厝、港墘藔等。

1946年 依台灣省鄉鎮組織規程定名「下營鄉」,

管轄區域不變。下營大字(今稱段)設有下營、仁里、宅內、

後街、新興、營前等六村(但後街部份含大屯寮大字,

新興村部份含十六甲大字)。

紅厝里、甲中里近年進行整編,

取原里名其中一個字命名為紅甲里。

轄區設有下營國中、甲中國小、東興國小。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