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昔稱「菅仔埔」,「菅仔埔」之名見於連雅堂台灣通史 :
臺臺江為安平鎮之內海,則今之魚塭。道光二年,夏秋淫雨,
兼旬不霽,曾文、灣裏各溪之水,淜漲而出,塗泥歸虛,積為平陸,
而滄海變為桑田矣。安平鎮之左鯤身,右為菅仔埔,
其西則鹿耳門,風濤噴薄,夙稱天險。
《通史》除了記「菅仔埔」所在位置外,
也說明「菅仔埔」以前仍屬台江內海,
道光之後,「積為平陸,滄海變為桑田」,
當地居民早就闢為漁塭。
所謂「菅仔埔」之地名正是指此地以前為台江內海,
後因淤沙沉積浮現㇐大片草埔地,而且是㇐片⾧滿「菅仔」的草埔地。
這片淤沙沉積浮現的草埔地,後來有曾、黃、張、林、謝、王、洪等
七姓居民分別從今將軍區、學甲區、七股區前往墾殖漁塭,
名為「七股塭」,後隨沿稱為七股 。
該地區位處早期為台江內海之一部分,後來因曾文溪多次改道,
逐漸陸化形成陸地,七股區最早之聚落發展於北部,後因在 1823 年
的大洪水後,致大埕、大寮一帶逐漸陸浮成廣大的「管仔埔」,吸引聚
落居民來此移墾,發展重心逐漸遷移至計畫區。
到日治時期,擇定鹽埕地為七股庄的行政中心。
戰後也承接鹽業發展,以市道 176 沿線聚落為服務中心,
至今鹽埕地一帶仍為七股區之發展中心。
此區包括了七股寮、玉成、五股、三合仔、鹽埕地等傳統聚落……
日治初期,鹽埕地、三合仔、 番仔塭與大藔等4個聚落,
於明治34年(1901)時隸「西港仔堡大寮庄」,
之後改隸「七股庄」「大寮」大字。
戰後設村時,大寮聚落單獨劃為「大寮村」。
鹽埕地、三合仔及番仔塭等3個聚落則整併為「大埕村」。
增建前外牆的「包巷路」民居,是本區建築最具地方特色者。
本區的傳統建築為達防風的目的,多於屋簷下方增建一道磚牆(前外牆),
這道牆可防止傳統屋簷下因受風面積大,而被強風掀起整個屋頂 的災難;
這道牆也可為房屋正面多一道
抵禦強風、沙塵、鹽害的防線。
大埕村蔡姓最早的移墾者,為蔡主、黃漾(1847-1912)夫婦,
生蔡漢(1873-?)、蔡吉、蔡文理、蔡賜、蔡全等5子,
宗族繁衍至今。
為大埕村主要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