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熙庶績— 大城 咸安宮
大城位於彰化縣西南隅,東為竹塘,西濱台灣海峽,南隔濁水溪與雲林縣相望,北鄰芳苑與二林。 大城鄉名起於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間,由福建泉州人來此開墾,居民大多信奉王爺與保生大帝。 傳說有一名叫「魏大城」者首先遷入本地,故以人名為地名。另一說為往昔移民墾殖於此,聚集成大集村。 因治安不良,築土成壘,以防盜匪,故得此名。到了道光年間,則以吳、王二姓所形成之村莊,所以今 永和村有兩處聚落名為「吳厝寮」「王厝 […]
大城位於彰化縣西南隅,東為竹塘,西濱台灣海峽,南隔濁水溪與雲林縣相望,北鄰芳苑與二林。 大城鄉名起於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間,由福建泉州人來此開墾,居民大多信奉王爺與保生大帝。 傳說有一名叫「魏大城」者首先遷入本地,故以人名為地名。另一說為往昔移民墾殖於此,聚集成大集村。 因治安不良,築土成壘,以防盜匪,故得此名。到了道光年間,則以吳、王二姓所形成之村莊,所以今 永和村有兩處聚落名為「吳厝寮」「王厝 […]
座落於虎尾鎮和平路民生路與華南路之間的虎尾寺是鎮內唯一的純比丘尼修行道場, 也是一般人所俗稱的尼姑庵,本廟的主神為觀世音菩薩,左右側店分祀地藏菩薩與西方三聖。 虎尾寺創建於大正六年(1917)由日本僧侶坪井所創,祀奉釋迦牟尼佛,是一座具有唐風日式的寺院。 民國80年前後,虎尾寺大力擴建,將原有破損之殿頂全部翻新,同時重建地藏殿,新築的山門也以 改良日本式宮燈又保有中國式的面貌呈現。 在細心的維護下 […]
澎湖天后宮俗稱娘媽宮、娘娘宮、天妃宮、或媽宮,一般稱呼為媽祖宮,或簡稱媽宮。 澎湖馬公市早期地名叫媽宮,便是由此而來。早期臺灣的拓墾移民,自閩粵渡海來臺,經常 與驚濤駭浪為伍,生命安危繫於天,為保佑安全渡海,特別崇拜媽祖。 由於澎湖是中國東南地區出海必經之地,因此早有漢人移居其地。 據傳在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1604)以前,便有媽祖廟存在。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領水師攻打臺灣,將臺灣收 […]
後壁原名「後壁寮」。明末清初時有漢人溯月津港而上 ,至此開墾,因位月津之後,而稱「後壁寮」。 另有一說為 現今鄉公所北邊有處名叫「侯伯林」,後壁兩字乃由「侯伯」 轉音而來。 這個鄉鎮在明鄭時期,就有下茄苳、上茄苳的地名,後來統 稱為「下茄苳庄」, 鄰近八掌溪的村落,叫做下茄苳北保,而靠近急水溪的部落,就稱之為下茄苳南保, 日治時期改稱為後壁寮,光復後改為後壁鄉。 上茄苳今分為嘉田村及嘉民村,自鄭氏 […]
新營區的太子宮既是地名,也是廟名!清康熙二年(1663),福建先民為避戰禍,攜眷並迎請 「中壇元帥」神像及香爐、銅鑼等神器,渡海來台,於汊港(今鹽水鎮)登陸,定居於現今新營市 西南太子宮現址。 為感念中壇元帥的庇佑,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立土廟,雍正六年(1728)再擴建廟堂, 地名與廟名都稱之為「太子宮」。 太子宮有舊廟、新廟各一座,舊廟雖小,卻充滿歲月的痕跡。 (部分照片引用自網路)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