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5日開幕之「客家圓樓」,是苗栗縣政府於後龍高鐵預定區所興建,

佔地1,385平方公尺,採用福建客家土樓的圓形建築為外觀,利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公認最具客家文化代表的建築形式,傳達苗栗客家文化印象,周邊結合親水廊道、

環池步道、觀景弧形平台、入口迎賓廣場等休閒遊憩空間,

呈現苗栗在地精緻客家藝文與歷史。




 

 

客家圓樓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之圓形結構建築,以苗栗本土客家文化為主軸,

安排戲曲、音樂、文化等相關展演空間,不定期安排活動或藝文團體進駐,

致力於提供、保存、表演客家傳統戲曲文化,提供給民眾了解研習。

 







 

 

 

 圓樓地下一層為多媒體放映室,播放客家相關文史紀錄或表演影片,

一樓為展演劇場,設有客家戲曲表演舞台,採用傳統板凳為觀眾座席、花布燈籠等客家意象,

另設有客家食堂;二樓為主要靜態展示空間,分為「客家戲曲館」、「客家音樂館」、

「城市文化交流展」等三區;三樓則為「DIY研習教室」與「多媒體互動專區」。

 



 

 

 

圓樓更整合北勢溪興建親水廊道,將圓樓視為其中最精華之處、稱「北勢溪之心」,

設有環池步道、觀景弧形平台、迎賓廣場、親水棧道等設施,特設置有夜間燈光特殊照明,

水塘映月及夜間水舞表演,提供與白天截然不同的景緻,

與客家圓樓特殊造型相互輝映,展現不同的客家主題之夜。

 




 

客家圓樓仿自中國福建永定的土樓「振成樓」;

土樓雖為珍貴的建築世界遺產,但並非客家人獨有,漳州和泉州地區也有閩南人居住在土樓

苗栗縣縣長劉政鴻表示,興建土樓是為了促進觀光發展;

具有旅客服務中心及展演功能。

 


 

實際走訪,

實感內部陳設略顯簡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