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光寮古道沿牡丹溪修整,連接金瓜石和牡丹,途中可順登基隆火山群

中的最高峰「燦光寮山」。

 燦光寮山四周沒有更高的山脈,山頂也沒有高大的遮蔽物,視野無敵良好,因此擁有一等三角點。

天氣好的時候,不但可以看到東北角海岸、草山、基隆山、無耳茶壺山和半屏山,也能夠眺望台北市101

展望之好令人有種登上高山的錯覺。

 


春天來這裡漫步可欣賞蔚藍的海、青綠的山與粉紅嬌嫩的杜鵑;

深秋海水依舊湛藍,山頭卻披上了白芒,在陽光下散發出耀眼的光彩。

 

關於燦光寮地名的由來,引用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的資料,

「燦光寮,亦作菜公寮,有出家和尚齋食於此,搭寮以居,故名。」

 



 

另一個證據是1895年日本近衛師團《攻台戰紀》, 書中有〈近衛師團三貂灣

上陸諸隊之位置圖〉,列出附近地名, 燦光寮山標示為「菜公寮山」

「燦光寮」與「菜公寮」音似,極可能就是由後者衍譯而來。

 


 

 

從燦光寮山的登山口進入山徑,得先穿過芒草區。

幸好路段不長, 路徑也還清晰,忍一忍就順利鑽過。

 


 

 

 

不久,爬上稜線,擺脫芒草,視野變得開闊。

回頭眺望半平山, 宛如一隻蹲伏的恐龍,面朝大海,巨碩的背脊及尾部則

擺向燦光寮山而來,山容雄奇優美。

 






 

 

 

接著,連翻越三座起伏不大的山稜,隨地勢愈高,展望愈佳,基隆山的姿影也出現在視線內,

更遠方的基隆嶼也浮現了。

而東北角海岸,從深澳岬角延伸至八斗子,遠及野柳岬角、金山岬角,

也都可一一望見。

 



 

 

不久,拉繩攀爬上小峭壁,踏著稜脊岩塊前進,約20幾分鐘,登上了燦光寮山。

燦光寮山擁有極佳的視野,東北角的福隆、三貂角海岸都遠望可及。

遠近山巒無數,如瑞芳的五分山、平溪的石筍尖、 雙溪的蝙蝠山,都一一清楚可指。

附近的草山、半平山則與燦光寮山鼎足而立。

 


 

從另一端下山可以抵達燦光寮古道,

有可以順便探訪一下樹梅礦場……….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