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百多年前,林園南邊的海埔地還是一個巨大的潟湖(古西溪潟湖)。
鳳山、小竹這些地方的物產,都會經由這個潟湖出海。當時小竹地區潟湖轉運的重要港口,
就是位在頂林仔邊街旁的「米店仔溝」(今文化街、東林西路口)。
藉由古西溪潟湖航道與米店仔溝碼頭,
頂林仔邊街才能在當時成為小竹里最繁榮的商業中心。
進入日治時期後,狹窄的頂林仔邊街不敷使用。
特別是當糖廠私有的糖業鐵路也在此設置車站之後,舖設出一條能紓解舊街流量的「新街」,
便成了林園發展的當務之急。
於是乎有了林園北路……..
林園的老街以福興街為主,日治末期再造第二條街林園北路,通常叫新街。
新、舊兩街長不過600公尺,1980年代再延伸文化街和仁愛路,
林園老街文化都在這一範圍附近。
舊街與新街是當地發展最早、最繁榮的市集,
兩條街上有著多棟的巴洛克式樣的街屋建築,惟一般遊客所熟知。
近來名氣不小的安樂樓則位於林園北路小巷內,
得走進去才能發現別有洞天。
話說當時的林園街頭,商社行郊林立,許多政商名 (來自今小港、紅毛港、東港商賈),
巨賈文人雅士來往期間隨著商業活動的興盛,酒家也就應運而生………
燈紅酒綠的大酒家「安樂樓」,建於30年代左右,產地所有權人為林壽益,
1944年左右日本政府強制徵收作為日本軍士官俱樂部 ,只限招待日軍部隊 、神風特攻隊員等,
出征前都會至類似場所消費,並有類似慰安婦的服務。
日治末期,還會做此強制徵收動作,有此可知戰況吃緊,軍心不安,
亟待解決生理之需以做慰藉………….
曾風光一時後,數度易名,
光復後曾更名為「保壽酒家」及「麒麟酒家」。
民國48年林壽益歿由其長子經營,最後因經營不善而改由次子林啟貞擔當,
遂改成類似現今大旅社性質來營業,提供商賈之租宿。
正門橫匾上有安樂樓酒家大字已斑駁脫落,
其正門即在林園戲院(現已拆除)旁 ,正門入口原有竹梯迴廊而上(現已拆除)。
由後門進入,映入眼簾即是石梯扶搖直上,頗有日式傳統建築風味。
上下兩層成ㄇ字形建築,且皆有男女廁所。
可證明在當時已是了不起的代表建築物………..
現在的安樂樓已經風華退去,部分包廂老樹盤根錯節,成了久年失修的廢墟,
高雄市文化局已將此處列為歷史建物。
因為擁有廢墟之美,
此處已成網美打卡熱門景點……….
這裡也是電視劇《一把青》
取景拍攝的地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