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俗稱北港媽祖廟,主祀媽祖。
關於北港朝天宮之創建,口傳、志書與碑記互有出入,其中以明治43年(1910)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依訪調所得,記錄於《臺灣私法第二卷 附錄參考書》書中所載創建年代為最早。
相傳康熙33年(1694) 有佛教臨濟宗禪師樹璧,奉福建湄洲朝天閣媽祖聖像從笨港登陸,
被眾人留駐,立祠恭奉,為朝天宮創建之始。
康熙56年(1717) 《諸羅縣志》以笨港天后宮創建於康熙39年(1700)。
但現存於朝天宮內乾隆40年(1775) 〈重修諸羅縣笨港北港天后宮碑記〉則以1730年(雍正8年)
為朝天宮創建之年,時間比前者約晚30年。
依同碑記記載,乾隆16年(1751) 朝天宮曾經過整修。
乾隆40年(1775) ,諸羅縣笨港縣丞薛肇熿見廟貌窄小,樑桷損毀,於是捐俸倡議重修,並由陳瑞玉、王希明、
蔡大成等董事集貲,鳩工改建。
光緒20年《雲林採訪冊》及《臺灣私法第二卷 附錄參考書》文獻指出,
1775年整修共完成三川殿、拜亭、聖母殿、觀音殿、東側室仔六間。
今日觀音殿前的蟠龍石柱便是當時修建所完成之作品。
1775年(乾隆40年)之後,至1851年(咸豐元年)期間,北港朝天宮可能也曾經過整修。
根據嘉慶年間住持浣衷和尚蓮座顯示,其曾重興朝天宮兩次,但相關興修內容缺乏具體文獻記載。
1851年(咸豐元年)至1861年(咸豐11年)左右朝天宮再經歷一次盛大規模之整修,
據《雲林採訪冊》及《臺灣私法第二卷 附錄參考書》文獻記載,
該次整修增建供奉媽祖父母及兄姊之聖父母殿,並增建東側室仔一間、西側室仔七間,
使朝天宮成為四進縱深,並有左右兩側護龍之廟宇。
光緒20年(1894) 北港街大火,朝天宮前殿及一間室仔略受波及,
加上1904年、1906年地震影響,於明治40年(1907) 由北港支廳長安武昌夫首倡重修,
以當時北港區長蔡然標為首組織募款委員會,募款委員奔走全臺各地募款,同時聘請大木匠師陳應彬主持修建工程,
至1912年(明治45年)完成三川殿、龍虎兩門、三官大帝殿及凌虛閣、五文昌殿及聚奎閣等殿宇。
當時新建殿宇華麗之盛,由《臺灣日日新報》報導甚至將之比擬為在臺灣之日光東照宮。
大正7年(1918) 市區改正拓寬朝天宮周邊道路,並擴張朝天宮發展腹地,於新擴張的廟地中擴建聖父母殿,
並新建聖父母殿兩側洋樓,奠定今日所見朝天宮大致格局。
戰後1963年(民國52年)至1972年(民國61年)間,陸續進行金爐、鐘鼓樓新建工程,
且將原本約6公尺高之正殿抬升至15公尺,主要欲提升媽祖廟氣勢,並解決大量香菸擁擠於媽祖殿中之通風問題,
但保留神龕部位部分木構造,並將拆除木構造較精彩的部分予以收藏保存,
至此完成今日所見北港朝天宮主要樣貌………
朝天宮規模宏偉,屬於中國南方的宮殿式建築,號稱四落八殿,一埕七院,
經過歷代重修,留下許多精美古物,一梁一柱、片瓦粒石之間,都引人駐足觀看,
被指定為二級古蹟。
全廟共分四進,最前方的三川殿裝飾華麗,雕工精細,為台灣寺廟少見的傑作,
如中門前方的龍柱與石獅,皆為清代所遺留;步口廊的精雕鬥栱,是清末著名的木匠師陳應彬的得意之作;
龍虎門頂端的八角形藻井,結構複雜,頗為巧妙;
通梁瓜筒上的老鼠咬金瓜,以及墻頭安置的憨番抬廟角交趾陶,
都表現出豐富的民俗趣味。
第二進是正殿,供奉天上聖母,因香火太盛,殿內各處皆被熏成烏黑,
神桌底下有一口古井,相傳為龍口吉穴。
透過此番的夜訪,關注了廟裡前後的石雕作品,
細細品味,不得不發出讚嘆 …….
「北港迎媽祖」即北港媽祖繞境活動,一年中共進行兩次,
一次於農曆正月15日進行,另一次則為農曆3月19日、20日的繞境活動,
其中又以後者規模較為盛大。
每年農曆3月19、20這兩天,北港家家戶戶都會辦桌請遠方來的親友共同享用美食;
在廟口的繞境隊伍出發後,北港街頭鞭炮聲四起,信徒即知道媽祖遶境的祭禮行列出巡,
沿路每戶都會準備香案,水果和金爐恭迎聖駕,這在別處是很少見的。
除此之外,
尚有五光十色的藝閣遊行,
活動持續至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當天。
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的信仰禮俗中,首先在2008年7月11日被雲林縣登錄為「民俗及有關文物」,
2011年4月21日受文建會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