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巒仕紳鍾壬壽所撰六堆鄉土誌指出:  清康熙年間客家人在下淡水溪地區墾殖是由濫濫庄始,

原居住濫濫庄的溫、張、林、鍾等移民,溯東港溪而上,先在東港溪畔官倉肚一帶開墾,後來

逐漸成為聚落,為萬巒開庄之始,之後客家先民在東港溪南岸陸續墾殖成頭溝水、二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高崗、大林、得勝、寮下等客家庄。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林阿太最早至本庄開墾,雍正元年(1723)攜其子與廣東嘉應州林、

陳、賴、張、黃、宋、戴(一說吳姓)七姓渡海到此開發,為開庄七大姓。

據福攸宮土地公來歷碑記,四溝水舊址位於距今兩公里以外的「水板頭」(今五溝村與內埔間龍東

橋東北一帶),後因一次洪災沖毀舊址,後來才遷至目前的聚落位置。


大正九年(1920)後,與南邊的「三溝水」、「硫磺崎」等三個聚落同為「四溝水」大字。

光復後,四溝水獨立設村,在「四」字上加上「水」而成泗,稱為「泗溝水」。

客家人務農為生,因此移墾台灣後要找近水源之處,便於生活與開墾土地。

據說「四溝水」聚落名,是因為有四條溪流流經聚落而形成。


另一說法是先民沿著東港溪入佳平溪,而西向東開墾,在佳平溪兩岸建立聚落,依序發展出頭溝水

、二溝水、三溝水、四溝水及五溝水等五個客家聚落。

本區的粵籍人佔99%,為純客家人的聚落。


早期四溝水的拓墾過程,多屬集體開墾,因而有嘗會的出現,如吳家「千公嘗」、「賢梅

公嘗」、「源公嘗」、「五顯祀典」、「梅峰公嘗」等,都曾擁有許多本地土地。


本地聚落保存許多客家夥房,如陳屋,有一座正廳門楣掛著「武魁」的瓦厝,屋頂以黑瓦及

紅瓦排列蓋城,凸顯武舉人的宅第氣勢。

亦有星聚堂陳屋夥房、西河堂林屋夥房均保留相當完整。




經查有關陳廷開的資料:  (台灣通志)

武舉  同治元年(壬戌)恩科(並補行咸豐辛酉正科): 台灣府 陳廷開

在竹田福田村陳氏潁川堂也懸掛有此匾, 究竟f其人出身於何處?




據了解: 南部六堆陳屋客家人是由閩西武夷山區的上杭縣南遷到廣東蕉嶺地區.

當地陳氏開台祖陳開集, 明末清初期間由蕉嶺沿韓江南下到汕頭, 再乘船橫渡南海遷移到

台灣南部屏東萬巒泗溝水定居 , 並在此衍族發展 ;





陳氏有間宗祠位於大馬路旁, 入口門額上塑有星聚堂字樣,

兩廂過水廊入口上方保有精美巴洛克風格泥塑作品…..


穎川陳氏是陳氏家族中人數最多的一支,他們從東漢太丘長陳寔起,在許昌、長葛一帶度過

了一個半世紀的安定生活,歷史便推進到了西晉末年。 那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中原版蕩,

士民紛紛向南遷徙。

當時長江以南地區尚未被戰爭波及,社會秩序比較安定,陳姓和林、鄭、黃等姓越山度嶺岭,

來到了閩中 (即福建中部)。   

到了南朝時期,陳姓已成為閩中四大姓之一。



星聚堂之名源自於太丘長陳實子侄,同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

德星乃一歲星,歲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

太史爲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内有賢人聚。

可惜宗祠年久失修,已有殘破之象……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