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巨蛋,或稱臺北文化體育園區、臺北巨蛋, 是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的多功能室內棒球場, 是臺灣唯一的巨蛋級場館。 為了跟早已啟用的臺北小巨蛋區別, 因此稱為「臺北大巨蛋」。 巨蛋園區坐落於光復南路、忠孝東路與市民大道之間,並相隔忠孝東路 與國父紀念館對望,另以國父紀念館站為主要交通疏運設施。 整個園區由臺北市政府以BOT模式交由遠雄集團旗下的遠雄巨蛋公司 興建及營運到2062年,區內設置的項目除巨蛋 […]
北門 水晶教堂之 夜色
北門區為昔日倒風內海淤淺泥積而成,急水溪自北門區 橫貫流入臺灣海峽,沿海有紅樹林分布,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 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農業及養殖漁業為主。 北門區原來是倒風內海急水溪口外的沙洲島, 舊名「北門嶼」,因位於臺灣府北方而得名, 是過去倒風內海與臺江內海各港口往來的航運必經孔道, 大約在清乾隆末年到嘉慶年間因泥沙淤積而與陸地相連。 道光年間曾大力發展鹽業, 在日治初期一度因廢止鹽專賣而沒 […]
北門 陳姓桂記墓園 (陳門鄭氏墓)
北門中洲開基祖陳一桂妻鄭細娘之墓,相傳為鄭成功堂姑, 鄭墓在小丘北側轉彎處的南向小徑旁,小徑旁雜草過膝,由路口 進入小徑約30公尺處有西向路痕仔,沿此而入約10公尺 即可見坐北的鄭墓。 墓碑為花崗石材,刻有晉江顯紕陳門鄭氏墓字樣, 應是後來重修之墓,盛傳為假墓,真墓則無人知曉, 理由是怕被人破壞風水。 學甲地區為倒風內海的一部分,不少土地在先民拓墾時,未如現在確定。 目前所知最早拓墾的三個中心分別 […]
學甲 東寮地區傳統民居
學甲地區的原住民原為西拉雅族,明末福建泉州同安縣白礁鄉 的陳、李、謝、莊四姓隨明鄭遷台,於將軍溪畔的頭前寮入墾此地, 陳謝兩姓形成了中社、縣內仔兩個聚落,李姓形成了下社仔 和七塊厝兩個聚落,莊姓則定居於後厝仔庄。 1693年張茂獲准在學甲庄一帶開墾,此後逐漸產生了學甲、中洲、 大灣、草坔、山寮、宅仔港、學甲寮、倒風寮、三寮灣、溪底寮、 二重港、渡仔頭、灰磘港十三座聚落,合稱「學甲十三庄」。 乾隆年 […]
學甲 宅子港地區傳統民居
明鄭初期(1661)隨鄭成功部隊的運糧官陳一桂, 於中洲南邊的「謝厝寮」(頭前寮)將軍溪畔(大道公埔)平安 登陸,以後四散開墾,其中李姓多居下社仔和七塊厝, 由福建泉州同安縣白礁鄉李勝偕李階、李孟、李松等3子 入墾此地(下社),因而眾人尊李勝為開基第一代祖, 原莊有30多戶。 道光2 年(1822),部分子孫遷移至宅仔港耕作; 其後日治時期,又有再分移至瓦寮佃耕者。 下社仔位於現今學甲警察分局北邊 […]
學甲 宅子港 李文生古厝
「宅仔港」聚落位於台南學甲鎮東北方,以田寮大排 與鹽水鎮飯店里麻油寮緊鄰。 「宅仔港」位於急水溪的北岸,開發甚早, 早期因有漁貨交易在溪畔逐漸形成「埠頭」, 又因遠觀狀似宅院,聚落因而得名。 宅仔港開發甚早,明末清初鄭成功所屬將領陳一桂率軍隊 自學甲將軍溪登陸,因來台逐漸增加,軍民往東北宅仔港遷徙屯墾, 後學甲李氏、學甲宮後莊姓和中社謝姓移墾始成村落。 日治時期宅仔港設五保為宅仔港為一保, 戰後設 […]
學甲 宅子港 李朝宗古厝
學甲地區的原住民原為西拉雅族,明末福建泉州同安縣白礁鄉 的陳、李、謝、莊四姓隨明鄭遷台,於將軍溪畔的頭前寮入墾此地, 陳謝兩姓形成了中社、縣內仔兩個聚落,李姓形成了下社仔和 七塊厝兩個聚落,莊姓則定居於後厝仔庄。 1693年張茂獲准在學甲庄一帶開墾,此後逐漸產生了學甲、中洲、 大灣、草坔、山寮、宅仔港、學甲寮、倒風寮、三寮灣、溪底寮、 二重港、渡仔頭、灰磘港十三座聚落, 合稱「學甲十三庄」。 宅港 […]
學甲 中洲地區傳統民居 (02)
蕭壠半島,荷蘭人初到臺灣時稱為「兩河之地」, 即今麻豆、安定、西港、佳里、學甲等地,南邊連接 善化、新市,北邊連接新營、鹽水, 在這半島上居住著西拉雅平埔族 目加溜灣社、蕭壠社、麻豆社。 從臺灣府迆頭港,經洲仔尾、灣港口、直加弄、 管寮、西港、含西港、卓加、漚汪溪口,向北延伸至蚊港青峰闕: 西邊的島嶼沙洲是北門嶼、馬沙溝嶼、青鯤鯓嶼等,向南連接 海翁嶼、隙仔、北線尾,再接安平以南七鯤鯓, 如此沙線 […]
學甲 中洲地區傳統民居 (01)
學甲區位於臺南市西北部,東鄰下營區,東北為鹽水區, 南為佳里區,東南為麻豆區,西南為將軍區,西為北門區, 北隔八掌溪與嘉義縣義竹鄉相望。 地處嘉南平原,地勢平坦,區境河流北為八掌溪, 中為急水溪,南為將軍溪。 早期西臨倒風內海,有頭港、仔港等港口, 由於乾隆初期八掌溪改道入倒風內海,逐漸變為內陸。 原先居住於此平埔族西拉雅系蕭壟社的支社「史椰甲」, 此也為學甲地名的由來。 後鄭成功發布屯墾令,陳永 […]
學甲 中洲 陳華宗古厝
學甲地區的原住民原為西拉雅族,明末福建泉州同安縣 白礁鄉的陳、李、謝、莊四姓隨明鄭遷台,於將軍溪畔的頭前寮 入墾此地,陳謝兩姓形成了中社、縣內仔兩個聚落, 李姓形成了下社仔和七塊厝兩個聚落,莊姓則定居於後厝仔庄。 1693年張茂獲准在學甲庄一帶開墾, 隸屬於諸羅縣開化里佳里興堡,此後逐漸產生了學甲、中洲、 大灣、草坔、山寮、宅仔港、學甲寮、倒風寮、三寮灣、 溪底寮、二重港、渡仔頭、灰磘港十三座聚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