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 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 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 錐麓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長約1.2公里,高約600公尺, 幾乎全由大理岩構成,是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 由於地理環境及法令因素,古道修復工作極為艱辛險峻, 許多路段已崩毀,安全因素該路線封閉多年。 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存該區之珍貴遺址 […]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 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 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 錐麓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長約1.2公里,高約600公尺, 幾乎全由大理岩構成,是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 由於地理環境及法令因素,古道修復工作極為艱辛險峻, 許多路段已崩毀,安全因素該路線封閉多年。 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存該區之珍貴遺址 […]
「太魯閣」或「大魯閣」一詞原為太魯閣族之自稱「Truku」。 16世紀前後,賽德克族人由南投越過中央山脈遷居花蓮的立霧溪、 木瓜溪流域,後居住在花蓮的族人產生自我認同, 遂自稱為「太魯閣族」。 其原音為「Truku」(德路固), 日治時期被稱為「Taroko」(太魯閣), 太魯閣的名稱, 也因為太魯閣族人居住於此而得名。 砂卡礑步道位於砂卡礑溪旁,鑿山壁而立, 沿途可見美麗的溪谷、顏色呈藍綠色的清 […]
太魯閣國家公園眾多登山步道之中,有一條同禮步道, 大同大禮被稱為雲端上的桃花源,遺世的秘境部落, 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唯一仍有原住民居住的部落。 步道沿陡峭山壁而上,沿途有階梯、解說牌示, 步道大多穿梭於林木蓊鬱的低海拔闊葉林, 至大禮部落(海拔915公尺)單程約3小時, 部落仍有部分居民居住於此, 種植桂竹林、蕗蕎…等農作物, 可見種植蔬果的田野風情, 沿途蟲鳴鳥叫不絕,幸運時還可遇見 松鼠、臺灣獼 […]
站在遊客中心門口向外望,得卡倫步道就隱藏在對面聳峙 的青山中,步道以太魯閣台地昔日為太魯閣族得卡倫部落命名。 步道直上稜線後,與通往大禮的步道銜接, 您可以選原路折返,或循大禮步道經立霧發電廠輸水管 下達蘇花公路。 雖然大部分路段皆已鋪設階梯棧道, 但由於地形陡峻,走來仍須耗費較多體力。 從太魯閣台地入口處出發後,前段為寬約2公尺的護草墊步道, 「之」字形緩步爬升,不多遠後,銜接寬約1公尺的階梯棧 […]
太魯閣臺地是立霧溪所沖積出來的河階, 早在日治時期就有太魯閣族人在此居住,並建立得卡倫部落。 太魯閣臺地是立霧溪下切而成的扇形河階地, 因河川改道與下切作用持續旺盛而出露的高位礫石層。 河流首先挾帶的泥沙在河底和河的兩岸堆積, 形成卵石和細沙的堆積層。 因地殼上升,使得河流侵蝕加劇,將原來河床上廣闊平坦的 堆積層,向下侵蝕成一個新的河道,原來的河床就形成河階。 接著河川繼續下切,河道又再度下移, […]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 1986年11月12日公告計畫,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處。 位於台灣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市、南投縣三個行政區。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 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 此外,園內的高山地帶保留了許多 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太魯閣」或「大魯閣」一詞原為太魯閣族之自稱「Truku」。 16世紀前後 […]
南方澳漁港三面環山,地形隱蔽且近漁場,為天然良港, 與其對面的島以砂洲相連成陸連島,因而造就成一道天然防波堤。 該港在1923年日治時期便是一個已完工的漁港, 並引進大量的日本漁業移民及日本漁具漁法。 全盛時期,南方澳的人口數接近30,000人, 蘇澳漁港(南方澳第一漁港)附近南天宮 則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來到南方澳,你可能知道一定要吃生猛的海鮮美味, 也可能知道要一覽港灣美景,但可能不知道漁港附 […]
文獻上南澳地名,開始見於清嘉慶15年(1810), 當時因此地位居蘇澳之南,便稱為大南澳。 日治時期大正元年(1912),改稱南澳。 大正6年(1917)宜蘭廳下新設南澳支廳, 支廳位置在大南澳地區的浪速(Naniwa,今蘇澳鎮朝陽里)。 大正9年(1920)施行州郡街庄制,改為台北州蘇澳郡蕃地。 戰後,台北縣南澳鄉正式成立, 民國39年(1950)改隸於宜蘭縣。 分為東澳地區(東岳)、南澳地區( […]
澳花地區位於南澳鄉南區,與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以和平溪 (大濁水溪)為分界,本地區行政區劃為澳花村,主要居民由 原來的莫瑤社(Moyau )、巴玻凱凱社(Babo-Kaikai)、 巴波里奧社(Babo-Lelao庫巴玻)、利有亨社(Leyoxen)、 太魯閣群(Taroko)遷入後組成。 開車沿著指標往上游前進,大約4公里左右的路程, 就可以來到步道的入口。 短短300公尺左右的步道由石板鋪設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