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過去為洪雅族哆囉嘓社的生活區域, 明鄭時期曾屯營於於現今鹽水區舊營里設鎮屯田, 後來向東發展,約在今日新營東邊的「中營里」一帶, 新設屯營,而以「新營」為名。 清康熙年間屬於諸羅縣大奎壁庄, 乾隆中葉以後改隸屬嘉義縣太子宮保, 少部分則隸屬於鐵線橋保。 新營在日治初期仍為小村庄,遠不如西邊的鹽水港(今鹽水區) 及東邊─有平原及山產之利的店仔口(今白河區)繁榮。 但日治時期1908年全線完成的縱 […]
柳營 中埕地區傳統民居
柳營區舊名「查畝營」,鄭成功軍隊編制與「二十八宿」相同, 「查畝營」應為「女宿鎮」屯營之地,故俗稱「查某營」, 後演變為「查畝營」。 而「柳宿鎮」軍團屯營之地可能與「女宿鎮」屯營之地毗鄰, 故此兩鎮屯營之地合稱為「柳營」; 一說是因明鄭時期在此設置查測田畝的軍營而得名。 日治時期當局認為「查畝營」地名不雅,便以此地居民姓氏 大宗的劉姓,取日語音譯為「柳」,易名為「柳營」。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 […]
(再記) 柳營 陳貞法古厝 (下)
文獻所稱的「查畝營」是柳營的舊稱。 《台灣通史》稱它和鄰近的林鳳營、新營「皆鄭氏屯田 之地,以強兵保國」。 但這一帶原為平埔族哆囉嘓社的領域,他們世居在此。 其風俗習慣,根據乾隆16年(1751)《皇清職貢圖》記載: 「服飾大略與諸羅等社同。男以竹片束腰,曰箍肚,欲其漸細。 能截竹為簫,長二三尺,以鼻吹之。歲時,婦女多以糍餌相餽餉。 又按府志,哆囉嘓社男女成婚後,俱折去上齒各二, 彼此謹藏,蓋亦終 […]
(再記) 柳營 陳貞法古厝 (上)
柳營區舊名「查畝營」,鄭成功軍隊編制與「二十八宿」相同, 「查畝營」應為「女宿鎮」屯營之地,故俗稱「查某營」, 後演變為「查畝營」。 而「柳宿鎮」軍團屯營之地可能與「女宿鎮」屯營之地毗鄰, 故此兩鎮屯營之地合稱為「柳營」; 二說是因明鄭時期在此設置查測田畝的軍營而得名, 日治時期當局認為「查畝營」地名不雅, 便以此地居民姓氏大宗的劉姓,取日語音譯為「柳」, 易名為「柳營」。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 […]
基隆 街路隨拍 (16)
基隆古稱「雞籠」,一說得名自凱達格蘭族的諧音,另一說係因海濱的和平島狀似「雞籠」而得名。 17世紀時,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並以「大雞籠嶼」(今和平島)為基地殖民臺灣北部,為雞籠開發之始。 進入清治時代後,雞籠大部分地區仍為未開發之地,直到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並興建崁仔頂街,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創建之始,之後逐漸有漢人移民移入開墾。 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美國海軍 […]
基隆 街路隨拍 (15)
基隆古稱「雞籠」,一說得名自凱達格蘭族的諧音,另一說係因海濱的和平島狀似「雞籠」而得名。17世紀時,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並以「大雞籠嶼」(今和平島)為基地殖民臺灣北部,為雞籠開發之始。 進入清治時代後,雞籠大部分地區仍為未開發之地,直到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並興建崁仔頂街,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創建之始,之後逐漸有漢人移民移入開墾。 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美國海軍調 […]
基隆 街路隨拍 (14)
基隆古稱「雞籠」,一說得名自凱達格蘭族的諧音,另一說係因海濱的和平島狀似「雞籠」而得名。 17世紀時,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並以「大雞籠嶼」(今和平島)為基地殖民臺灣北部,為雞籠開發之始。 進入清治時代後,雞籠大部分地區仍為未開發之地,直到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並興建崁仔頂街,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創建之始,之後逐漸有漢人移民移入開墾。 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美國海軍 […]
台南 街路隨拍 (56)
近代臺南早在荷蘭人來到之前就有漢人在此聚集,1624年起,荷軍撤出澎湖轉往台灣。 荷蘭東印度公司乃於不受管轄的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建立臺灣本島信史上第一個統治政權,即台江西岸的一鯤鯓沙洲上的「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做為在台的統治中心。 接著又在城堡東方,分別興建了「臺灣街」(於今延平街一帶)和「普羅民遮街」(今民權路)。前者因為歷史久遠,又曾是一條繁盛的商業街,故素有「臺灣第一街」之稱。 […]
麻豆老街 街屋再巡禮 (下)
大正9年(1920),市區改正,臺南廳改臺南州。 蔴荳去草字頭改為麻豆街,屬臺南州曾文郡管轄, 麻豆街亦為曾文郡治所在。 日治大正九年(1920)以後, 麻豆街區之發展,逐漸由S形變為|形, 即由頂街的興中路,向西延伸到下街的中山路, 店鋪也沿此路面相繼興建, 至昭和年間,形成熱鬧的麻豆街, 現存老街屋便集中於此一路段。 兩旁仿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距今已有八十年左右的歷史。 較富代表性的包括下街中 […]
麻豆老街 街屋再巡禮 (中)
隨著康熙雍正時期,麻豆社與四大社原住民遭清廷官方徵召 參予平定吞霄社「番」亂及朱一貴事件等大戰鬥,或者勞役、 番餉的徵課以及陋規的索取。使得麻豆社逐漸衰落。 清乾隆以後,(18世紀中葉)漢人勢力在麻豆增長,漢人街庄陸續成立。 乾隆六年(1741),劉良璧的《重修臺灣福建府志》中仍未出現「麻豆保」, 直到乾隆二十年(1755),「麻豆保」出現在文獻記錄上。 顯示麻豆已由原住民轉為漢人主導。 麻豆因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