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 龍山寺 (下)
大正八年(1919),由於壁柱丹青剝落,棟樑亦遭蟻害,住持<福智大師>和地方人士協議改建,推舉<辜顯榮>出任董事長,募款二十三萬七千圓,聘請泉州著名匠師<王益順>來台規劃改建工程。此次改建於大正九年(1920)動工,經歷七年完成,格局莊嚴,極盡雕樑畫棟之美。 本寺為三進四合院之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物。自中軸由外而內,依續是山門、廟埕、前殿、中庭、大殿、後庭、後殿, […]
大正八年(1919),由於壁柱丹青剝落,棟樑亦遭蟻害,住持<福智大師>和地方人士協議改建,推舉<辜顯榮>出任董事長,募款二十三萬七千圓,聘請泉州著名匠師<王益順>來台規劃改建工程。此次改建於大正九年(1920)動工,經歷七年完成,格局莊嚴,極盡雕樑畫棟之美。 本寺為三進四合院之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物。自中軸由外而內,依續是山門、廟埕、前殿、中庭、大殿、後庭、後殿, […]
萬華舊名<艋舺>,意指獨木舟或獨木舟聚集之處。早年為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居住之地,他們以一種叫 ManKa 的獨木舟為交通工具,循淡水河上游大嵙崁溪、新店溪往來於山地和平地之間與漢人交易載運茶葉、蕃薯等作物,<陳賴章>民至此見舟船雲集,因而命<艋舺>之名 艋舺市街最早是從<大溪口>開始發展,也就是現在貴陽街二段和環河南路交叉處的第一 […]
<芬園寶藏寺>地處八卦山東麓,座西朝東,前臨貓羅溪,遠眺南投九九峰,在綠野平疇間,顯得清靜高雅,昔日號稱臺灣中部三巖二寺之一。所指的<三巖二寺>即鹿港的龍山寺、芬園的寶藏寺, 以及花壇的虎山巖、社頭的清水巖與南投的八卦山麓的碧山巖。處在天高地闊、沃野千里裡的寶藏寺, 幽靜又深具田園之美…. 根據<彰化縣志>記載 : <寶藏寺, 在貓羅山下, 距 […]
<淡水鄞山寺>創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供奉<定光古佛>,定光古佛是中國南方客家人的祭祀圈才有的信仰,臺灣目前僅有兩座寺廟供奉定光古佛,一是淡水<鄞山寺>,另一則是彰化市的<定光庵>本寺由汀州府人張鳴岡等捐建,羅可斌施田以充經費。清代時曾作為閔西客家移民的<汀州會館>…. 根據<汀州府志>記載,定光古佛生於唐末 […]
清乾隆十五年(1750)因通往龜崙嶺的官道開通, 原設於八里坌街 的巡檢司移駐新莊,並設艋舺縣丞於此, 新莊便一躍成為北淡水的行政及商業中心。直到嘉慶年間大嵙崁溪河床淤積,新莊的地位才被艋舺所取代。在清代時期,這裡隸屬於城北兼東<興直堡一十九莊>下的<新莊街>….. 日治時期,於大正九年(1920)隸屬於台北州新莊郡,仍稱為新莊街。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隸屬於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