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 廣寧宮 福寧宮
今日員林地區漢人墾成年代為雍正年間(1723-1735),當時隸屬燕霧上下堡,墾首為施世榜。 至乾隆十六年前後已發展成街鎮,稱為「員林仔街」,因早期墾民從四方伐林開闢,留下圓形 林地以為紀念,故名。又因民屋四周林木茂盛,亦稱「林仔街」。 員林仔最早的移民來自粵東潮州府的饒平,惠州府的陸豐,嘉應州的鎮平, 其次為閩南漳州府的南靖、詔安、平和等縣。 先民祖籍的原鄉居民,絕大多數都是客家人,或者是福佬客 […]
今日員林地區漢人墾成年代為雍正年間(1723-1735),當時隸屬燕霧上下堡,墾首為施世榜。 至乾隆十六年前後已發展成街鎮,稱為「員林仔街」,因早期墾民從四方伐林開闢,留下圓形 林地以為紀念,故名。又因民屋四周林木茂盛,亦稱「林仔街」。 員林仔最早的移民來自粵東潮州府的饒平,惠州府的陸豐,嘉應州的鎮平, 其次為閩南漳州府的南靖、詔安、平和等縣。 先民祖籍的原鄉居民,絕大多數都是客家人,或者是福佬客 […]
距離日月潭水社碼頭約2.5公里的玄光寺,建於民國四十四年(1955),原是玄奘大師舍利子由日本取回時,暫時安奉的地方,民國五十四年(1965),玄奘寺興建完成之後,玄奘大師舍利子才改移奉至玄奘寺。 中日戰爭期間,日人在南京取走玄奘法師的靈骨,供奉在日本埼玉縣慈恩寺,民國四十四年(1955) 迎靈骨來台,民國四十七年(1958)玄光寺建成後,玄奘法師的靈骨始供奉於日月潭畔之玄光寺。 玄光寺地處日潭與 […]
道光四年(1824)的時候,廈門人陳瑞芬,帶領20多位鄉親來台開墾,並向湄洲天后宮恭請了一尊大媽神像,與之渡海來台,放置在自己位於埔里經營的商行恆吉行的正廳,在他移居鹿港之後,留下這尊媽祖神像,並且捐出商行做為廟址。 明治三十一年(1898) 前後,恆吉宮媽祖廟因為香火鼎盛、信眾較多,使原廟不敷使用,在地方士紳募款下,將媽祖廟遷至現址重建。 恆吉宮媽祖廟一直是埔里居民的信仰中心。 另有文獻記載說, […]
草屯鎮位於南投縣西北角,西隔貓羅溪與彰化縣交界,北臨烏溪與臺中縣交界,南鄰南投鎮與中寮鄉,東鄰國姓鄉。 漢人移住草屯之前,已有平埔族居住,屬和安雅族的阿里昆亞族。今北投里有地名「番社內」者,即北投社之舊址,但已無番社的遺跡可尋。 最早有關北投社之記載,見於康熙三十三年《臺灣府志》:「南北投社離府治(即今臺南市)五百六十里。」 康熙五十六年《諸羅縣志‧封域山川》云:「東為南投山,內社二,溪(指貓羅溪 […]
大佛禪院位於基隆中正公園壽山路十七號,其前身是在基隆市仁愛區文安里陋巷內的一間佛教講堂,開山普觀法師自幼隨母出家,大發弘願,經多方覓尋,選擇在中正公園山頂興建寺院,民國五十八年大佛開光揭幕,由印順導師主持。 大佛禪院位於中正公園壽山之巔,以高聳的觀音佛像聞名於全台,成為基隆重要的地標之一, 進入觀音像內部,全市風光一覽無遺。 曾被選無基隆八景之一….慈光普照。 基隆第一座公園是名字叫做 […]
寶明寺位於具有「基隆的陽明山」美譽的紅淡山上,環境十分清幽,主奉釋迦牟尼,為許多禪修之人,清修養性的極佳去處。寶明寺建築,依山而築,外觀莊嚴肅穆,左側有一寶塔,登上塔頂可遠眺基隆群山起伏之山光水景。 車行由南榮路 393巷轉入,在駛進寶明寺停車場前,是一條人車共用斜坡道。 車行進到寶明寺停車場後才發現,原來停車場空間那麼大,停車場路底分為左右二條階梯步道,右階梯步道口有綁登山條,左階梯步道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