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廟宇
再訪— 北投 農禪寺 水月道場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生前在與建築師姚仁喜談及農禪寺的改建時,曾表示: 希望農禪寺可以做一個臺灣真正唯一的景觀道場,讓大家到這裡來感受到特別的空間氛圍, 而能啟發正念,親近佛法,讓寺院呈現一種殊勝的宗教品質。 當姚仁喜建築師向聖嚴法師請教想將農禪寺建成什麼樣子? 法師只給了六個字「空中花,水中月」,並將此一道場取名為「水月道場」。 依據聖嚴法師對農禪寺改建的指示: 未來改建之農禪寺為景觀寺院,長在水 […]
北投 奇哩岸舊街 慈生宮
唭哩岸—-又作淇哩岸、奇里岸等,指今唭哩岸山之南側地帶。唭里岸即平埔族語譯音,意為海灣。 此地在往昔為舊淡水河自北突出的彎曲地帶,形似海灣,可能以此命名。 唭哩岸開發極早,為淡北農業發祥地。康熙八年,褔建同安、漳州移民建慈生宮於唭哩岸街 (今之立農街),奉祀五谷先帝。 乾隆之際,建有唭里岸莊。唭哩岸街在早期因居淡北古道要衝,且為淡水河岸的貨物集散地和吞吐港 ,故商店、客棧、酒家林立,巿 […]
再訪— 大直 劍潭古寺
古寺初建於劍潭北岸、劍潭山南麓。 傳說明鄭時已有結庵,奉祀大士神,初名觀音亭,康熙五十六年改建,更名為「西方寶剎」, 乾隆三十八年(1773)吳廷詰等人重建,,因寺臨劍潭,又改稱「劍潭古寺」。 是台北市內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歷經乾隆三十八年及道光二十四年的重修,規模漸趨宏偉,至日治時期大正十二年,由名匠陳應彬 主持大修,格局擴為三殿式,中殿為八角形,左右設置鐘鼓樓,廟貌極為華麗。 但至1940年, […]
再訪— 東和禪寺 鐘樓
東和禪寺原稱「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位於臺北城東門外,今仁愛路口,林森南路口, 由日本曹洞宗與臺灣佛教界集資興建。 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最早創建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採日式傳統木結構造形式, 大正九年(1920)重建的大本山別院,本堂與鐘樓,皆為鋼筋混凝仿木構造。 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在日本近代建築史的分類上,屬於「近代和風」建築。 是當時禪宗寺廟的代表作,南北向建築的空間的空間位序 […]
木柵 集應廟 (尪公廟)
四百年前,安溪人移民來台北,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是茶農,所以選擇文山這個潮溼的山丘地來 種茶,同時帶來他們的鄉土保護神:保儀尊王、保儀大夫、清水祖師等神明。 那時候的安溪人主要是高、張、林三大姓,隨著時間的進展,人口逐漸增加, 開墾的土地從景美一直拓展到木柵、深坑、石碇鄉,當然供奉安溪鄉土神明的人也越來越多, 因此就將集應廟拓展成三座, 分別是現在景美市場內的高氏集應廟,武功國小附近的林氏集應廟,及木 […]
新店 廣明禪寺 廣照禪寺
民國37年春,廣欽法師於新店街後山壁間鑿石洞,命名廣明岩,即今之廣明寺前身, 40年再於右後方上側大石壁雕「阿彌陀佛」大石像,左下鑿石洞,現廣照寺;大佛龕總高2丈6尺, 寬1丈9尺,深9尺,佛身高2丈1尺,蓮座寬8尺,深6尺,高3尺,開台灣鑿石佛風氣之先。 廣欽老和尚一生的傳奇故事,在台灣的佛教界流傳甚廣, 目不識丁,卻往往能出發人深省的獅子吼;他一生苦行,來台後僅以水果裹腹,伏虎軀鬼傳聞甚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