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 犁頭山 蓮華寺
清光緒三年(1877) 竹塹知縣李慎彝途經現址停輿瞻望竹塹城, 面對十八尖山及頭前溪深讚地靈,乃授意鄉紳建廟。 林希賢等十二位鄉紳遂於光緒四年(1878)發起創建蓮華寺(俗稱觀音廟)崇祀觀世音菩薩。 作為鄉民信仰膜拜中心……. 蓮華寺位於竹北市東北犁頭山麓;門聯云: 「蓮座向金山十八峰羅列宛如羅漢;華堂迎寶塔三千佛觀來盡若觀音。」 光緒二十一年(1895)甲午戰 […]
清光緒三年(1877) 竹塹知縣李慎彝途經現址停輿瞻望竹塹城, 面對十八尖山及頭前溪深讚地靈,乃授意鄉紳建廟。 林希賢等十二位鄉紳遂於光緒四年(1878)發起創建蓮華寺(俗稱觀音廟)崇祀觀世音菩薩。 作為鄉民信仰膜拜中心……. 蓮華寺位於竹北市東北犁頭山麓;門聯云: 「蓮座向金山十八峰羅列宛如羅漢;華堂迎寶塔三千佛觀來盡若觀音。」 光緒二十一年(1895)甲午戰 […]
新埔「義民廟」位於新埔鎮西側,其正名褒忠亭,於乾降五十三年戴元玖捐地,由林先坤、劉朝珍、王廷昌、吳立貴 等籌建,迄今已歷208年,為新埔鎮最古老之廟宇。現為國家三級古蹟。 義民廟,香火鼎盛,早已成為客家精神圖騰,現由十五大庄輪祭祀,分香遍佈世界各地。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彰化林爽文舉事反清大里杙(今台中大里區),設府組盟,建元順天。 林爽文以玄緞為冠,盤兩金龍、結黃纓,自頂垂背,衣袞服 […]
保生廟溥濟宮奉祀保生大帝,始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以來,既逾二百年悠久歷史,香火鼎盛神靈赫耀, 素以仁術濟世,常施禱雨解災,被百姓德惠萬民,各處欽頌,到地咸感仰然。 因宮宇陳舊久受風雨,以致屋漏牆斜,壁頹樑朽無法修復, 恰於民國五十二年(1963)夏秋之間,台省苦受旱魃,凡有農作物皆已枯萎,面臨不救慘狀, 是時觀音新屋暨其他鄉村眾信士,齊集大帝神前禱告求雨解災,同時恭向大帝叩許重建廟宇大願, […]
圓光禪寺又稱圓光寺座落於中壢區郊,大正七年(西元1918)創立,至今不過八十餘年。 就寺齡而言,在台灣佛寺中並不算悠久,不過在影響力和知名度方面,圓光寺在近現代台灣佛教史上是頗具重要性的道場…… 圓光禪寺是由中壢居民邱葉梅妹女士捐獻田產所建成的,寺中主祀釋迦牟尼與觀音菩薩。 圓光禪寺外五十公尺左右有一座納骨塔,與其他地區的納骨塔極為不同, 是因納骨塔建於抗日 […]
中壢仁海宮,位於中壢新街里延平路198號,主祀華南著名的海神天上聖母,分靈自北港朝天宮, 由於位於新街里,俗稱「新街媽祖廟」,簡稱「新街廟」。 中壢原屬平埔族蕃社之地,四野荒蕪,荊棘叢生。 舊名為「澗仔壢」,壢為凹下之坑谷,澗為兩溪流經其間(今之老街溪與新街溪)。 清乾隆三十年前後,有福建漳州人郭樽,渡海來台,卜居該地。 與平埔族人和睦相處,披荊斬棘,開墾荒地,蓽路藍縷,慘澹經營,中壢 […]
根據乾隆十二年(1747)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記載 : 初期今桃園一帶統稱『虎茅庄』,為當時淡水府下三十五庄之一, 概開墾前此一帶為茅草密生之地,故以名之。 虎茅庄時期所指稱的是,桃園在該時期為一初具雛形的漢人墾拓聚落,尚未出現大規模的墾拓。 根據縣誌上記載: 乾隆二年(1737年) 薛啟隆率眾自蘆竹庄南崁港登陸從事開墾虎茅庄,在乾隆十年(1745)漸近墾桃園附近, 並於此一地帶之中心地區,結茅屋數 […]